1、从地震时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现象来看: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长周期的结构的破坏,比同样地震烈度而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坏要重。试解释该现象的原因。
解地震波在由震源向外扩散传播时短周期分量衰减快而长周期分量衰减慢,历次地震表明,大震级、远震中距地震记录的长周期分量明显比小震级、近震中距地震记录的大,因而对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其震害也较重。
此外,长周期地震波在软土地基中放大较多,与周期较长的柔性结构产生共振现象。
2、简述框架抗震设计时,有哪些改善框架柱延性的措施?
解
(1)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
(2)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3)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
(4)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3、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解动力系数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它是无量纲的,主要反应结构的动力效应;
地震系数是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它反应该地区基本烈度的大小。基本烈度愈高,K值愈大,而与结构性能无关;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动力系数与地震系数的乘积。
4、以框架柱和抗震墙为例,简述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结构形成理想的总体屈服机制?
解对于框架结构,理想的屈服机制是让框架梁首先进入屈服,形成梁铰机制,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防止塑性铰在柱子首先出现(底层柱除根部外),形成耗能性能差的柱铰机制。为此,应合理选择构件尺寸和配筋,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要控制柱子的轴压比和剪压比,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构件,特别是预期首先屈服部位的变形能力,以增加结构延性。
为使抗震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则: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允许发生斜拉、斜压或剪压等剪切破坏形式和其他脆性破坏形式,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
5、试述基础隔震和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
解
基础隔震:将整个建筑物或其局部楼层坐落在隔震层上,通过隔震层的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控制上部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和隔震部位的变形,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可靠性;
消能减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设防要求。
6、什么是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确定结构构件耐火极限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解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受标准升温火灾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为止,抵抗火作用所持续的时间,一般以小时计;
确定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
建筑的耐火等级
(2)
构件的重要性
(3)
构件在建筑中的部位
9、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额“三水准两阶段”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伤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影响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并通过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第二阶段设计方法:验算结构在罕遇地震影响下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10、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周丽,是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
11、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
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
12、简述提高框架梁延性的主要措施
(1)“强剪弱弯”,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以保证框架梁先发生延性的弯曲破坏,避免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
(2)梁端塑性铰的形成及转动能力是保证延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应限制梁端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或相对受压区高度,另一方面应配置适当的受压钢筋
(3)为增加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梁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必须在梁端塑性铰区范围内设置加密封闭式箍筋,同时为防止纵筋过早压屈,对箍筋间距也应加以限制。
(4)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避免脆性破坏。
13、砌体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显著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墙体抗剪承载力(10%-30%)同时保证竖向承载力不致下降过快;与圈梁一起形成弱框架,提高整体性,可以使结构在大震下的抗倒塌性增加。
设置圈梁的作用: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破坏,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
14、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
(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
(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
(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
15、在软弱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上建桥时,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大基础强度和稳定性。
(1)换土或采用砂桩。
(2)减轻结构自重、加大基底面积、减小基底偏心。
(3)增加基础埋置身度、穿过液化土层(4)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以增大基础强度与稳定性,减小地震力,避免扭转破坏。
16、地基抗震承载力比地基静承载力提高的原因
(1)建筑物静荷载在地基上所引起的压力,作用时间很长,地基土由此所产生的压缩变形将包括弹性变形和残余变形两部分,而地震持续时间很短,对于一般黏性土,建筑物因地面运动而作用于地基上的压力,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土的弹性变形比土的残余变形小得多,所以,要使地基产生相同的压缩变形,所需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压应力将大于所需的静荷载压应力;
(2)土的动强度和静强度有所不同
(3)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性、短时性以及工程的经济型,抗震设计安全度略有降低。
构件在制造过程中,将受到来自各种工艺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当这些因素消失之后,若构件所受到的上述作用与影响不能随之而完全消失,仍有部分作用与影响残留在构件内,则这种残留的作用与影响称为残留应力或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当物体没有外部因素作用时,在物体内部保持平衡而存在的应力。
凡是没有外部作用,物体内部保持自相平衡的应力,称为物体的固有应力,或称为初应力,亦称为内应力。
残余应力是一种固有应力。
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126/1/5358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5-01-01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27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26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25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16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15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14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13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12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11职业培训
2024-11-26 17:16:11职业培训
2024-12-03 18:36职业培训
2024-12-10 11:58职业培训
2024-12-14 12:58职业培训
2024-12-10 09:41职业培训
2024-12-15 04:56职业培训
2024-12-15 13:00职业培训
2024-12-04 04:22职业培训
2024-12-12 05:12职业培训
2024-12-22 06:45职业培训
2024-12-04 19:44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