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学爵士鼓有什么好处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7 07:40:28 阅读:479

让学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并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纲要》指出:“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这是健康领域的要求,适用于幼儿教育的任何方面,进行爵士鼓教学也不例外。

1、让练鼓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发展。首先注意鼓和鼓棒的选择。最好选用质量较好,大小合适的儿童鼓,这样音色较好,幼儿也比较容易敲,而成人鼓较大较高,太小的幼儿敲起来很不方便。幼儿手小力量小,鼓棒的大小、重量应便于抓握和自由挥动。踩锤和踩钗也要充分考虑幼儿力量,以轻巧为宜,既利于双脚踏击,也不至于伤害脚部。

练习场地室外最好,利于散音,室内则尽量选空旷、吸音较好的房子,训练时把窗户打开也可以把声音散出去一点,室内同时敲鼓的人数不宜太多,持续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幼儿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可考虑采用鼓面垫橡皮圈,或戴上耳脉,以减少入耳音量。其实许多东西都可以做鼓的替代品,比如木制品上垫上薄海绵再绷上一块橡胶皮,既有弹力,又不吵,非常理想。有时我甚至和幼儿在楼梯扶手的铁管上敲,有上下左右还有不同的声音,而且对敲击点的准确性挺高,一不小心就会敲空。当然基本原则是材料不应太易损坏,一敲就破肯定没啥意义,也不能太硬,太硬时就应注意让幼儿不能太用力,否则易伤手。发动幼儿参与寻找或制作的代替物,他们敲起来的兴致更高。有时为了练手腕,也可以敲没有弹力的软物,敲敲自己的大腿倒不错,方便又不吵,而且太重了就疼,可以练习控制力度。

2、让学鼓促进幼儿智能发展。爵士鼓演奏要求幼儿注意力分配能力强,动作协调,手脚分家。一些辅助练习对此很有帮助,比如:“方圆互换”,两手同时画不同图形,如左手画三角形,右手画正方形;又如“摩拍交互”即一只手上下拍,另一只手同时水平地前后摩动。本人曾汇成《有趣的双手分离度练习游戏》一文,有兴趣的朋友可翻阅《启蒙》1996年10期。再如跺脚与徒手拍的各种组合练习以及体态律动活动等,可以训练脚手配合,也有利于左右脑协同开发。

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是幼儿探索世界的高招。听和看是常用的。摸一摸,按一按鼓皮,可以感觉到反弹的力量,再持槌敲击体会这种弹力,并学习借弹力上抛鼓棒就会容易得多。敲击时,感受鼓皮和钗片的振动,尤其大力击钗后马上手抓钗止音,幼儿更会感到惊奇,他们逐渐明白,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然后,把所听、所看、所想、所感受到的说出来交流,敲一敲,画一画,表达出来。只要教育适宜,学鼓和学其它乐器一样,对于培养幼儿好奇心,探索精神,对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感受力、想像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大脑的发育和灵敏性等大有好处。

3、让学鼓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有人看过国内外摇滚乐队极度投入的火爆演出,开始担心鼓手的近乎疯狂的状态,担心那强劲的节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音乐有不同的风格,爵士鼓同样有,欢快亦或抒情的,都可以进行演绎。只要选择内容合适,教育方法适当 ,不但不会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幼儿心理促健康发展。目前不少幼儿园为幼儿摆脱烦恼特意设置了“心理发泄区”,爵士鼓正可以做这种道具,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高兴时敲,不快乐时也敲,有的孩子说:“敲了一通鼓,感觉心理舒畅多了!”在感觉有趣的同时,学鼓仍然需要毅力,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需要坚持性。正确的姿势和练习方法也丝毫不能马虎,因为当错误形成了习惯,改正起来会非常困难。当他们通过练习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进步时,当他们表演,受到表扬和赞赏时,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得到了培养,因为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创造的快乐。而这些的前提是教师指导时,要如《纲要》所说:“要避免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只有让幼儿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学鼓才不会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同时,要注意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不因自己有点“本领”了,就骄傲自大,趾高气扬,看不起比自己进展慢的幼儿。齐奏时则可有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另外,有的教师让儿童演奏《站台》之类的成人爱情歌曲实在不妥,象《西班牙斗牛士》、《卡门序曲》、《欢乐颂》、《祝你幸福》等中外名曲和《铃儿响叮当》、《红星闪闪》、《效游》、《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声与微笑》等优秀儿童歌曲都可以用爵士鼓来表演,优秀曲目可以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其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品格。

三、培养幼儿音乐能力和创造能力。绝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或者说是节奏本能。当他们还是胎儿时,就已经感受到母亲有节奏的心脏搏动。降生后,他们来到一个充满节奏的声音王国里,因而对各种声音的节奏都非常敏感,2—3岁幼儿肌肉娇嫩,力量不够,常用的是“人体”这个天然的节奏乐器,拍手、踏脚就是他们在演奏,他们也能用抓得起的筷子、小棒等进行敲击。到4、5岁后力量增强了,送一副适宜的鼓棒就可以习鼓了。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爵士鼓则是这种灵魂的重要体现。节奏的训练方法很多,如结合儿歌或者歌曲、象声词等通过人体各种动作练习;也可以引导幼儿多听听周围声音的节奏,从工具、自然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入手模仿,模仿动物的叫声,感受雨的节奏等并用头手脚肩或者鼓棒表达出来。结合到鼓,初学幼儿可以先背谱,运用象声词,嗵表示大鼓,哒表示军鼓,七表示踩镲,咚表示通通鼓。 如3/4节奏:嗵七 哒七 哒七,4/4加花:嗵哒哒哒 哒哒 咚咚 咚咚咚咚等(咚模仿通通鼓的不同声调)。训练到一定程度可以视谱结合练习。一些美国音乐家认为可以先学三拍子,三拍子打顺了,再学2/4拍、4/4拍较容易,若相反,反而不易适应,这个建议可以一试。鼓有大小,再通过调试,每套鼓鼓与鼓之间都有相对的音高,组成一定的音阶。调鼓皮松紧,音色会有所不同。调的过程也是幼儿感兴趣的环节,他们的耳朵很灵敏,也能找到规律:同一套鼓里,除了军鼓靠沙条的帮助音最高,其它鼓越大音越低。他们还发现,用同样大的杯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敲起来音高也不同。

音乐感觉是演奏爵士鼓的很重要的素质。幼儿通过听不同的节奏型、不同鼓的不同组合用不同速度敲击来感受鼓的情绪:有的欢快活泼,有的轻柔连绵,有的象摇摆,有的则刚劲沉稳。幼儿也会用鼓的语言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高兴、忧伤、愤怒、紧张的情感。有的幼儿用伦巴节奏表示欢快,用军鼓击边、减少力量表示沉静;有的用高音通鼓表示喜庆,用激烈快速的底鼓、落地桶鼓表示情绪低沉或紧张。听音乐感受全曲情绪时,要逐步培养幼儿感受乐句、感受音乐结构和曲式的能力。如《小熊走路,小熊跳舞》这首曲子,幼儿说:“第一段,小熊在慢吞吞地走路,第二段,音乐变活泼了,小熊好象在跳舞!”接下来,就是鼓与音乐的合作了。节奏型不同,音乐情绪也会有变化。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用迪斯科和波尔卡节奏都可以,先用迪斯科伴奏嗵七 哒七 嗵七 哒七,幼儿说:“小姑娘一步一步地走向山里采蘑菇。”再听波尔卡嗵哒 嗵哒 嗵哒 嗵哒,幼儿说:“我好象看见顽皮的小姑娘,她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跑着跳着去采蘑菇。”当音乐情绪要转入另一层次或高潮时,以及在高潮乐句尾音拖长和结束等地方,可以用鼓的加花来推动,来表达。而加花,则是爵士鼓演奏最激动人心、最具观赏性的环节。鼓花加得好,就如画龙点睛,属神来之笔,若加花太多太滥则会破坏音乐的情绪。这一方面,要通过培养乐感,找寻规律来把握。

总而言之,幼儿爵士鼓教学是一个激发兴趣、培养主动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我们坚持用新《纲要》精神作为行动指南时,我们会高兴地发现,幼儿的确在富有个性地良性发展!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127/1/69357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黎琪一:黎琪
下一篇:押金记什么科目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