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连中三元,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说的是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参加科举考试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名落孙山是古时候一个叫孙山的人和同乡的儿子参加科举考试,孙山在最后一名,同乡的儿子排在孙山后面,没有中第。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
1、县试(由知县主持);
2、府试(由知府主持);
3、院试(由朝廷委派学政主持);
4、乡试(一省范围内,参加者必须为“秀才”,考试及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5、会试(全国范围内,三年举行一次,地点在北京贡院即如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会试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员”);
6、殿试(地点在故宫保和殿,由皇上亲自主考,考试者必须是贡士,考中者叫‘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扩展资料: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04/1/30105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2:09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2:08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2:07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2:02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1:56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1:56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1:55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1:55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1:54职业培训
2024-12-04 09:41:53职业培训
2025-01-01 04:59职业培训
2024-12-22 01:50职业培训
2024-12-27 13:07职业培训
2024-12-22 17:35职业培训
2024-11-29 09:28职业培训
2024-12-23 07:26职业培训
2025-01-08 01:07职业培训
2025-01-05 11:05职业培训
2024-12-21 16:39职业培训
2024-12-04 07:00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