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比较合适,因为我是做幼儿园绘本课程培训的。
我们的绘本教学在幼儿园是一个绘本由两个课时完成。一个课时根据小、中、大班不同年龄大概30分钟左右。
第一课时有三个部分:
一、课程导入:比如,我们要讲跟小猫有关的绘本时,老师就会问一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猫吗?它怎么叫呀?喜欢吃什么呀?让孩子讨论后,老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小猫的书,你们看看这只小猫干了什么事?这样的导入,孩子们就会很期待看接下来的绘本。
二、绘本讨论:因为是用于幼儿园的教材,所以我们上课的绘本一定跟买的绘本是有区别的,更有利于孩子观察、推理、探究。这样才能开展讨论。上课用的绘本一般8页左右,老师带着小朋友每一页进行讨论,并对下一页进行预测。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孩子的的观察、推理、探究等思维习惯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起名字:就是给这本书起名。我们绘本的教学,不是开始就告诉孩子这本书的名字,而是讨论完,大家给这本书起名字,孩子每一次起名字,就是培养孩子的总结概括能力。然后,在把这本书到底叫什么名字,给孩子打开,告诉孩子。
第二课时有三个部分:
一、回忆故事:拿出上次的绘本,带着小朋友回忆一下。
二、文字预测:我们上课用的绘本属于教材,一定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在设计绘本时,下面是有文字的,但我们都给遮挡上。翻到第一页时,让小朋友猜一猜这一页下面的字宝宝会怎么讲,小朋友就会根据画面猜测,这个同时也是培养了孩子总结概括的能力。大家都猜完后,老师说:看看谁猜的对,小朋友就都会去关注文字,听着老师读。然后,老师带着小朋友读两遍就可以了。但是,随着越往后猜,小朋友就越能猜对后面的文字,那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绘本下面的文字设计是规律的。例如:我们小班有个绘本叫《好猫》,讲的是一只小白猫抓老鼠,这只老鼠在红、黄、蓝、黑颜料盆子跟小白猫周旋,最后抓到老鼠的故事。第一页是小白猫看见老鼠,所以下面的字是“白猫”,第二页是小老鼠跑到红色颜料盆上,小猫没有抓到,还被染了一身红,所以下面的字就是“红猫”。以此类推,是蓝猫、黑猫;最后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孩子都能找到规律猜对。因此,不但孩子们很愿意参与这个活动,还培养了他们找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05/1/324317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54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50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48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46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44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41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35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34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30职业培训
2024-12-05 00:58:29职业培训
2025-01-02 06:09职业培训
2024-12-22 11:27职业培训
2024-12-22 22:21职业培训
2024-12-10 03:09职业培训
2025-01-03 09:12职业培训
2024-12-06 03:15职业培训
2024-12-28 12:53职业培训
2025-01-02 18:18职业培训
2024-11-26 19:06职业培训
2024-12-23 11:15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