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杨名时的赶考轶事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5 20:59:35 阅读:783

康熙十一年(1672),杨名时13岁,第一次参加童生县试。试场就设在江阴城内文庙东侧的学宫。这文庙始建于北宋,后经元、明不断扩建.形成西庙东学两制格局。正月里,新任江阴知县、拔贡出身的湖南沣州人龚之怡派差役贴出告示,童生县考考期定在二月某日至某日。杨名时五年私塾苦读,盼望的考日到来了。

杨名时早早地起身,吃罢早饭,和约好的一名廪生同往,向西走到设在县湾街的县衙署。他们穿过衙署门前高竖的“暨阳古邑”、“春申旧封”两座牌坊,进入衙门西侧的礼房报名。杨名时提笔工整地填写姓名杨名时,籍贯江南江阴,年龄13岁,父杨履泰、字紫来、号坦予,母许氏;祖父杨起鲲、字万程、号春晖,祖母任氏;曾祖父杨体仁、字振南,曾祖母潘氏;父母、祖父键在,祖母、曾祖父母俱殁,均未仕等等履历。接着由同来的廪生保结,证明考生杨名时没有冒籍、匿丧、顶替、身家清白、非优倡皂隶子弟等等事实。

又过了几天,临到考试的前一日,许氏为名时准备好长耳考篮,内放笔墨、点心、红烛。子夜过后不久,杨名时就起身了,吃了早饭,听了父母一番叮嘱之后,身穿蓝衫,手提考篮,在家仆灯笼领路下,气宇轩昂地目视前方,扬眉抿嘴,一脸严肃地走进学宫。第一场是正场,考一天,至关重要。

黎明前,考官点名。扬名时领考卷,按卷面上座位号数,进考棚坐好。开卷看题目:四书文两篇,每篇不得超七百字,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杨名时沉思凝神一番,便开笔打起草稿来。他胸中文墨似涌泉一般,竟然不顾文字限制,两篇文章写到二千多字。到了下午,考生陆陆续续地交卷,在考棚外三五一群,有稚气未脱的儿童少年,有二十岁左右的已婚青年,还有黑须白发的中老年童生,叽叽喳喳、嗡声嗡气地议论着自己的答题,评论别人的得失。

杨名时隐约耳闻外面的议论声,看也不看,毫不心动,依旧稳坐案几,工整地把草稿誊上正卷。早春日短,天气逐渐暗下来,他点起红烛,继续—撤一捺地誊抄。考棚内只剩下几个人了,杨名时也不知觉。这时监考官反背着手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巡视考场,悄悄地站在杨名时背后。杨名时一点也没有觉察。考官伸着脖子低头敛气看了一会,又悄悄地退出,对其他考官说:“这名童子非同一般。”

第二场为复试,考一天。考四书文章一篇、性理文一篇,默写康熙皇帝语录《圣训》百字,不许有增删涂改。

第三场是再复,考一天,试经文一篇、律赋一首。

第四、第五场称连复,考一天,八股时文、诗赋、经论、骈文不拘定格。

每场下来,考生都有减少。杨名时连考五天五场,坚持到底。县考合格。考秀才过了第一关。

这年四月,杨名时乘船向西到七十里外的常州府,参加童生府试。府试报名手续和县试类似。考两场两天。杨名时考第一场即合格。考秀才过了第二关。

两关过后,杨名时准备着参加考秀才的第三关——院试。院试考场就在江苏学政节署,而节署就在江阴县城。这是江阴考生的便利之处,也是很特殊的。清朝的首都北京(顺天府)和十八个省中,大部分学政节署建在省城。学政节署不建在省城的,全国只有三个:顺天府在通州。江苏省(后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在江阴县,陕西省在三原县。江苏省学政节署不设在南京而设在江阴,主要原因是江阴滨临长江,交通便捷,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明朝万历皇帝把江南学政节署从镇江移驻江阴。到了清初,江阴义民八十一天守城抗清,其鏖战之激烈、时间之持久、双方死伤之众,为全国罕见。顺治、康熙皇帝继续把学政驻节江阴,有利于治心和观风。学政是主考一省秀才的行政长官,不管官阶高低,地位和一省巡抚、数省总督平行,互不干涉。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11/1/515543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