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慈溪自然地理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6 18:55:53 阅读:275

慈溪自然地理概况展示了一幅丰富多样的地貌画卷。南部的丘陵区,隶属于翠屏山丘陵区,位于四明山的余脉,其地势东西走向,绵延约40公里,占据了慈溪总面积的约十分之二。在东端,丘陵略显低矮,海拔约在100米左右;中部地区则相对较高,海拔在300至400米之间。越过石堰乡,地层出现下陷,形成东横河;西端过河,地势再度升高至100至200米。慈溪境内主要山峰包括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其中老鸦山塌脑岗海拔高度达到了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于侵蚀剥蚀地貌。

平原部分则是宁绍平原的一部分,东西方向长约55公里,面积占慈溪总面积的约十分之七。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则相反,以大古塘河为界,分南北两部分,两者面积比例约为2:8。南部近山平原在900至2500年前成陆,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主要由粘土和亚粘土组成,局部地带还夹杂有泥炭。北部滨海平原则是900年以来新形成的土地,主要由亚粘土、亚沙土和粉砂构成。

南部的近山平原是由900至2500年前的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主要物质为粘土和亚粘土,局部地区含有泥炭。而北部滨海平原则是900年以来新形成的土地,主要由亚粘土、亚沙土和粉砂构成。平原以北则为凸入杭州湾的扇形三北浅滩,总面积约为433.5平方公里,主要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地区颗粒较为粗大。

海岸带升降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整个海岸线正在不断向北推移,土地资源不断增长。慈溪自然地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这片土地赋予了独特的风貌和潜力。

扩展资料

慈溪历史悠久,因“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环杭州湾地区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13/1/57361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