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有没有关于美食的名言或者故事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26 22:21:20 阅读:792

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词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句: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伴食宰相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yī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酒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0

检举 | 2007-10-18 21:17 热心网友

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词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句: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伴食宰相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yī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酒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废寝忘食

伊尹以美食之道谈治理国家

伊尹在平民时就以才能和厨艺高超而名闻四方。商汤听说后,向他询问天下大事。伊尹从烹调的技术要领和烹调理论,引出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商汤听后心悦诚服。后来,汤尊伊尹为宰相,并在他的辅佐下,讨伐夏桀,建立了商朝。

伊尹以美味来讨论治国的道理。老子也曾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物的至理,大都暗合于道。虽然饮食只是小道,一旦达到极至,也包含天下的至理。"虽小道亦有其可观之处",此之谓欤。

染指于鼎

楚国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郑灵公非常高兴,便令厨子烹煮作羹。正巧公子宋与子家来到殿前。公子宋食指大动,于是悄声对大家说:"我每次食指大动都能尝到珍奇美味,这次君王一定把美味分与大家。"

及至入殿见厨师正解割大鼋,便相视而笑。灵公很奇怪,便问,大家据实相告。灵公听后不悦,暗想:我不赐予你,无论你食指怎么动,也是没用。

鼋羹煮好后,灵公招来许多大臣,赐予他们鼋羹。最后宋灵公才召见公子宋,却没有赐食鼋羹。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的将食指伸入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灵公暴跳如雷,声称非杀掉公子宋不可。

公子宋回家后也怒气难消,又听说灵公要杀他,便先杀死灵公,报了未赐鼋羹之恨。郑国在经历了一场混乱之后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公子宋亦由于谋杀国君被诛。后人将此事浓缩为成语"染指于鼎"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此事虽起于口腹之欲,然而最终则导致一个国家陷于水火之中。由这个小故事便可知道古圣人的"去人欲,存天理","克己复礼"实在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呀!虽口腹之欲,纵容它,也会成为日后杀身的隐患!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17/1/72873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