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清朝有洋人来中国,他们语言不通是怎么交流的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5 13:32:07 阅读:137

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前只开放了广州一处通商口岸,那么这些洋人不会汉语,是如何与中国人交流的。主要是因为当时有翻译,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买办。买办相当于一个中间人,代表洋人与本土中国人做生意。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的买办阶层。

作为外国商人而言,他们并无能力直接与中国商人交流,因此只能借助于中间人买办。清朝成立之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了广州一处通商口岸,严格限制中国与外界进行交流。买办作为外国商人与中国商人的中间人,大多会一点外语,懂得经商的道理。买办可以帮助外国人购买中国的瓷器、茶叶、棉布等物品。也可以帮助外国人购买房屋,与人交流。但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买办的人数并不多。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放了广州、厦门、上海、宁波和福州五处通商口岸,后来又陆续开放了内陆等地区。随着外国人来中国数量的增加,买办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买办不仅是一个中间代理人,有些也自己做生意。因为买办是中国最先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一个人群,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大都由买办所创立,这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随着中国的开放,赴外国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因为精通外语,也经常充当中间人。

所以说,外国人虽然不懂汉语,但中国有一个中间人性质的买办阶级,可以处理中外之间的生意事宜。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18/1/7774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