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如何增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1 09:06:42 阅读:333

一、深化合作学习的涵义

有的教师将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讨论,认为只有讨论才是对新课标精神的最好贯彻。其实这只是为迎合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讨论不过是形式上的一种转达变,就像是“穿新鞋走老路。”要扭转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形式化的倾向,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真正地学起来。

合作学习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学习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二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相互质疑、互相辩驳,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三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在交往互动中自己完成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形式。

二、优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恰当的学习内容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必须先提供具有研讨、交流价值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思考、比较乃至争论,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而一个优秀的问题应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课堂支撑力:开放,足以深入展开,形成稳定的教学板块;二是思维激发力:以情趣或挑战性撞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三是文本穿透力:与文本的内涵紧密相关,具有吸引学生探究文本主旨的方向性。如一位教师在教《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时提出一个问题:“在我读课文多遍后,我注意到课文中一句话越读越有滋味,你们猜会是哪句话?”问题提出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读书、思考、寻找、讨论。这样的问题有“力”度,课堂上师生的智慧在流泻,情感在迸发。

三、灵活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地选择合作时机,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如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时,课前教师让每个学生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课文中的实验。已经预习课文的学生都觉得很简单,可结果都没有成功。当学生们疑惑不解时,我顺势提出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读读课文,仔细分析课文乌鸦中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然后对照刚才自己做的实验,想想刚才为什么没有成功。最后小组同学合作再来做一做实验,看看是否成功。教师利用了学生好胜的特点,课堂后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热情高涨,读完课文后在组内展开了积极讨论,归纳实践,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

在读课文,做试验的过程中,不用教师过多的言语,学生互相、合作、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规范合作学习的操作

1、合作中的独立思考 要想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交流与研讨,首先应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出示合作内容后,不要急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参与合作。因此,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合作也只能流于形式。

2、精心组织小组合作活动 分组和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学习小组的编排不能随意,要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让具有不同性格特征、思维特质和能力倾向的学生组成小组,并使每个小组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视野基本保持一致,构成小组间的竞争态势。小组内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负责召集组员、维持秩序的组长,有负责把握时间、控制音量的督导员,有负责把握讨论方向、记录发言的记录员,有负责代表小组发言的报告员等。只有经过精心组织,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学生才能明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自的努力和大家的协作。为了达到分层推进,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合作要求:1)我想读,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2)我想问,适合积极思考问题的学生进行思维训练;3)我想说,适合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3、运用多维评价 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个人表达进行评价,包括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二是对合作进行评价,包括组内、组际合作情况等。三是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等。评价时,教师要注意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开放的而非单一的、封闭的积极的评价。

五、教师的引导和参与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而应担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具体而言,教师应起如下作用: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2)、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和操作程序。3)、当小组的交流讨论停留在浅层次、表面化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4)、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5)、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密不可分的。教师除了事先宣布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规则外,更多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21/1/789405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