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山西临汾好吗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5 16:57:32 阅读:873

临汾揽胜卧牛城的由来:被传为陶唐故都、伊祁旧里的临汾,素来有卧牛城之称。1977年10月,有人在城墙东北角取土时,挖出一个石匣,匣中有一尊铁卧牛,并有明朱洪武年间的碑记一块。铁牛重 124斤,底座重33斤半。这大概就是临汾被称为卧牛城的见证。临汾城池始建于西晋,距今约1600多年。铁卧牛是什么时候埋入城墙之中,无从考证。出土碑记中有“癸丑(1373)冬十有一月二十有五日”字样,修整城墙时,就从城东北角挖出过此铁牛;另谓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九月吾州刺史徐怀玉刻记,记载梁晋交兵时,寇退而修城就曾挖出过此物,当时“以为祥”,便原封不动地将铁牛埋在原处。明癸丑年第二次出土后,当时亦认为是“退灭寇兵之祥”,便择吉日,藏之。1977年10月则是铁牛第三次出土。现在这尊铁卧牛已在临汾市尧庙展出。

侯马晋国遗址: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之子燮父改国号为晋。到春秋中叶,晋景公迁都新田(今侯马)。从此,至战国早期三家分晋为止,新田就成为晋国政治、经济、商业、文化的中心。一九六一年,“侯马晋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在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面积约三十三平方公里。古城已圮,现仅存宫殿台基残迹。经大规模的钻探发掘,发现两组古城遗址,早期有白店古城址,晚期有平望、牛村、台神、马庄、呈王等古城址。其中牛村古城,位于侯马市西北,南北长约一千四百米,东西宽约一千二百米。在牛村古城址南有铸造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的手工业作坊。铸铜作坊遗址,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出土一百多块铜锭、铝锭、铸铜生产工具及三万余件陶范。其中能辨认器形的陶范有一千多件,成组配套的有一百多件,用这些范铸造的青铜礼器有鼎、豆、壶、簋、鉴、敦等,兵器有剑、镞等,此外尚有车马饰和虎符。陶范刻有精美的夔龙纹、蟠螭纹、云雷纹、环带纹、垂叶纹、人纹、鱼纹、首纹等。构图匀称新颖,线条流畅细腻。从出土陶范分析,大致要经过选泥、制模、翻范、熔铜、浇铸和修整这一整套工艺流程。在牛村古城东南有盟誓遗址,面积约三千八百多平方米。遗址中发现四百多坑,坑内埋葬着牛、马、羊和玉币等牺牲。其中四十一个坑内出土了约数千件盟书,多数为朱书盟书,少数的为墨书诅辞,书法精美,内容记载了春秋战国之际晋国各派贵族集团之间的斗争,由此人们可以看到东周的盟誓礼仪和制度。牛村古城南、浍河南岸的上马村是墓葬区,面积约五十万平方米,墓葬密集。其中十三号墓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长方形坚穴木郭墓,墓内的随葬品,除铜贝、包金贝一千六百多枚外,共约三百六十多件。其中有大小铜器如鼎、鉴、方壶、簋等一百八十多件,和包金器、玉器、骨器、装饰品,及编钟、编磐等。墓中出土两件铭文相同的徐王庚儿自作鼎,最引人注目。

铁佛寺:又名大云寺,位于临汾市区西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遭地震毁坏,五十四年(1715)重建。寺院由山门、献亭、中殿、方塔、藏经阁等建筑组成。方塔是寺院的精华,六层,一至五层为方形,第六层为八角,按八卦方位排列建造。塔高30米,系水磨青砖砌成。各层均有琉璃图案装饰,共计64块,内容为佛门传说故事,引人注目。塔内一层中空,空间较大,内置高六米、直径五米的生铁铸佛头,造型丰满,眉目端庄,形神兼备,为唐代原作,故有铁佛之称。它反映出盛唐时期平阳冶炼技术水平,对研究我国采矿、冶炼技术有重要价值。

魏村元代戏台:位于临汾市区西北25公里处的魏村牛王庙内。庙内现存后大殿三间,献亭、戏台各一座。河东地区是我国北方古代戏曲艺术的摇篮,至今保存着多处古代戏剧壁画、雕刻和戏剧艺术建筑。庙内的元代戏台,重建于元至治元年(1321)。戏台平面近方形,四角立柱各一根,前檐为八棱石柱,宽敞开阔,音响效果较好,对研究我国戏剧艺术和演变有重要价值。庙内献亭,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也是一处较为珍贵的古代建筑。

2007-12-5 12:11 回复

宁静致雁

0位粉丝

2楼

龙子祠:位于临汾城西的姑射山下。寺前泉水涌泻而出,清澈透明,人称龙子泉。泉水流量较大,渠道纵横,灌溉万顷良田,一派水乡风光。因泉水泽润于民,人们建祠祀奉。祠坐北向南,创建于唐,元、明、清各代都有增建修葺。现存山门、过殿、水母殿、康泽王殿等主要建筑。祠内还有碑碣11通,对研究当地的水利开发和祠宇沿革有一定价值。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有传统庙会,四方农商云集,十分热闹。

姑射山仙洞:位于临汾市区西20公里处的姑射山内。相传为尧王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因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语而出名。有北仙洞、南仙洞两部分。北洞有兴佛寺、云雾寺、王母阁等;南仙洞有兴隆寺、神居洞、碧岩寺、观音阁和戏台等庙宇寺观。现存铁铸、铜铸、木雕、泥塑等各种塑像 200多尊。壁画、碑碣都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仙洞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历代曾修葺扩建,现有建筑40余处,共有房屋庙堂 120多间,石窟洞70多孔。亭、台、搂、阁,大小殿宇,多数依山背洞,靠崖面沟,就势构筑。奇峰异洞,苍松翠柏,青山环抱。其间一条数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对峙。春、夏、秋季鸟语花香,清凉幽静,到此颇有置身“仙境”之感。

平阳鼓楼:坐落在临汾市区中心,大约始建于北宋年间,金、元、明、清皆重修过,但楼体仍保持原建筑特点。楼的平面呈正方形,四边各40米,面积1600平方米,通高40.5米。四面没回廊。基座全用青砖砌筑,座高八米,南北东西有高宽各五米的券门。四个券门横额分别题刻“北达幽并”、“南抵秦蜀”、“东临雷霍”、“西控河汾”。楼体稳重厚实,结构得体。上做二层三檐十字歇山顶楼阁,建筑独特,高大雄伟。古人称之为“拔地千寻,依云逼日”。可惜这样一座重要的古建筑,于1948年毁于战火。1983年,临汾市人民政府成立修复鼓楼委员会,倡议全市人民集资捐款修复鼓楼。1984年开工,1986年恢复原貌。

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城郊四公里处,遗址出土人牙和人骨化石,以及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2000多件旧石器。石器属石片器系统,为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牛王庙戏台:在山西临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庙内。戏台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重建,明、清曾予修补。庙内现存廊庑、献亭、正殿、垛殿等。正殿供三王(牛王、马王、药王),塑像俱存。戏台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方形,单檐歇山式屋顶,前面及两侧前部敞朗,作为台口。背面及两侧后部筑以墙壁,还保留着宋金乐亭古制。台上无前后场之分,前檐用石柱两根,正面雕牡丹及化生重子,柱侧刻创建与重修年代。台上梁架迭构,额枋、兰普、斗拱,上下三层,形如庞大疏朗的藻井,简练精巧。戏台古称舞亭或舞楼,宋、金时晋南一带已有,元代相当普遍,但保存至今者较少。此台为研究元杂剧在山西一带发展历史和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的重要资料。

坤柔圣母庙:在山西吉县城东北八公里谢悉村土垣上。四周山峦环绕,视野广阔,庙址居高临下。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现存坤柔圣母殿为元代遗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工屋顶,结构之奇巧,为我国古代建筑中少见。

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岸,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山挂甲,更名挂甲山,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大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至三龛,龛为火焰式,龛内多为一佛二菩萨,佛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卧佛一龛,右手托腮,左膝微曲,造型生动,神态自如。雕造手法为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他石窟中圆雕比较,别具一格。

董氏砖雕墓:在山西侯马市西北郊基建工地发现,1959年和1969年,分别迁于山西考古研究所候马工作站院内。墓主人一名董海,一名董明,先后于金明昌七年(1196年)和大安二年(1210年)埋葬。均为仿木构砖雕墓,平面皆方形。董海墓为前后两室,系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形制。结构复杂,比例适当,磨砖对缝,手法严谨,墓室内壁雕刻有翎毛花卉,八仙人物,戏剧故事以及飞马、奔鹿、走狮等动物,琳琅满目,华丽似锦,具有很高的建筑与雕刻艺术价值。董明墓的北壁,砌有一座小戏台及生、末、净、旦、丑五个戏俑,生动活泼,维妙维肖,是我国早期戏剧表演艺术的再现,为研究宋金戏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07-12-5 12:11 回复

宁静致雁

0位粉丝

3楼

千佛崖:在山西霍县城南7.5公里的郭庄村山腰。山峦耸峙,山花烂漫,摩崖造像隐现其间。始刻于唐代,宋、元时屡有造凿,直至明正德五年(1501年)始结束。本尊大佛高约八米,下部刻有唐贞观以及天宝五年(公元 746年)、长庆二年( 822年)等题记。千手千眼观音像高度约二米,为元代所造。其余小佛多为三躯一组(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亦有单佛一龛者。刻工精湛,造型生动,极富民间特色。

霍州雁塔:在山西霍县城南二公里的塬上。塔上雁巢甚多,故名。寺依塔名,亦称雁塔寺,仅存遗址。雁塔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修。塔高16米,呈八角形,五级,密檐式,空心,塔身层层向内收分,檐下砖雕斗八十八攒,比例和谐,镌刻精致,挺拔高耸,造型秀美。登临源上,仰观古塔,远览山川风光,乐趣无穷。

霍州鼓楼:在山西霍县城内中心。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清代重修,台基高峙,用青石、青砖混合砌成十字券拱形通道,四向贯通。上筑木构楼阁两层,面宽进深谷五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式屋顶。四周围廊雕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瓦顶安装有二十八宿琉璃造构和三彩琉璃脊兽。鼓楼总高29米,登楼眺望,山川风光,霍县城景,尽收眼帘。

普净寺:在山西襄汾县城西南30公里史壁村。规模敞朗,建筑巍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明遗物。山门三间,天王殿五间,悬山式。菩萨殿依柱筑有扇面墙一道,墙前为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丰润娴雅,两隅十八罗汉各具神态。墙后地藏、道敏、冥公端庄肃穆,十殿阎君凝神对坐于两侧。最后为大雄殿,五开间六架椽,结架纯系元构。龛内塑释迦、文殊、普贤华严三圣,其中二菩萨身式修长,衣饰合体,面形上方下圆,神态境静慈祥,塑工颇为精巧。

千佛洞:俗名佛洞庙。在山西乡宁县城东五公里营里村悬岩上,吕梁山南端。山上树木茂密,花香扑鼻,在丛林山花之中,突出巨石一方,长宽高各20米,体积近 800立方米,佛洞即开凿于巨石之腰。洞高3.1米,党深各4.5米,四壁满雕神龛及佛像,刀法简练,姿态庄重,局部后代绘有壁画,内容为佛传故事,窟顶雕出藻井图案,按其造像风格,应是隋唐作品。洞前宇两进院落为明清建筑,有山门、厢房、配殿、献殿等,巨石位居最后,千佛洞由成为寺后佛堂。寺宇规模不大,布局严谨,殿堂结构简洁,形制典雅,与四周山石树木相互辉映,颇富雅趣。寺内石碑,载信徒礼佛盛况及寺宇重修经过。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省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二米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等。佛像肃穆端庄,菩萨秀丽娴静,弟子恭顺,供养人虔诚。唐碑中还雕有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佛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层,高二米,每层雕有塔檐,塔顶设有塔刹,塔身收刹甚急,各层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龛一区,总体轮廓与西安大雁塔近似,镂刻精湛,是我国唐代石雕艺术中的佳品。今存襄汾县博物馆。

天下奇观—黄河壶口瀑布:由山西省吉县城西行23公里,即可看到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的黄河奇观———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千百年来,这里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滔滔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涌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的“龙槽”,倾注如壶口,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

壶口瀑布,落差约30米,宽度最大时可达千余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滚滚洪流,到这里急速收敛,注入深潭,声似雷鸣,数公里外可闻;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腾腾雾气,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烟云之势!每每夏秋之季,彩虹贯于晴空,分外秀丽。其声、其势、其景,壮、秀、奇,使人不能不为之陶醉。

2007-12-5 12:11 回复

宁静致雁

0位粉丝

5楼

华夏第一洞房:姑射仙洞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名胜风景区之一,仁寿‘临汾市两华里的姑射山中。上六时代.应附就是仙人养真之地。据碑柬记载,黄帝曾在这里访问过劳成子;庄周的《逍遥游)}对这里仙姑神人有奇异的描述,民间“洞房花烛夜”的传说更是引人入胜。

中国华门:中国华门也称华夏文明之门,象征尧帝开启中华文明之门,它集历史纪念和浏览观光于一体,为当增加了一处高品位的文化景观。

丁村民居与丁村民俗博物馆:丁村至今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各式院落20余处,33座明清时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时代北方农村的村庄格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群。多数院落坐北朝南,明代的院门多在东南角。院落大都建有正堂、过厅、门楼、厢房,均为砖石木质结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砖石雕图案,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中的佳作。

尧庙:在山西临汾市南4公里。相传陶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县) ,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清代遗物。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 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尧王与四大臣宰被喻为五凤。 “一凤升天,四凤共鸣”,五凤楼因此得名。尧井传为尧王所掘,为记其菌,上筑井亭一座。广运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 重檐歇山顶, 高达27米,形制宏伟壮丽,殿周有廊环峙,柱础雕刻精, 殿内金柱肥硕,直通上层檐下,雄健的础石上雕云龙盘绕,蜿蜒自如。龛内塑有尧王像及侍者。庙内存有碑十余通, 载陶尧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庙东北40公里筑有尧陵, 庙南3公里存有“茅茨土阶”石刻。

观音阁:原名“兴源寺”,位于汾西县城北10公里的李安庄村,始建于唐代,现存均为明清建筑。观音阁依山势而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各有***。前院正面“宝阁”,正塑观音,端坐莲台。阁楼结构严谨、古朴、浑厚,造形美观,玲珑别致。中院砖窑3孔,两窑供老君、地藏金像,一窑龙泉水顺石灰岩层哗哗流出,清澈甘甜,能治百病。

尧陵:在尧庙东北30公里处的郭村与涝河之间,陵丘为纯净黄土筑成,高50米,环周80米,陵上松柏苍翠,周围土崖环峙,涝河水经陵前南流。远眺如一高耸丘峦,十分壮观。

陶唐峪:陶唐峪位于霍州市东南20公里处的霍山南部,游览面积约40平方公里,史称陶唐谷。因尧帝避暑而得名(帝尧,姓伊祁,名放勋,传说他曾先后受封于陶地和唐地,故号陶唐氏,尧是他的谥号,是我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推断其活动年代约在距今四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尧在建都平阳后立行宫于霍州。)

延庆观:在古县城东北屏风山上。该观创建于宋宣和二年(1120),竣工于辽延庆初年(1124),故名延庆观。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22/1/862622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