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节奏划分如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动不。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文言文节奏划分方法:
一、根据语法结构确定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 (南北朝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二、根据句首语气词确定节奏。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人们常常称之为发语词,表示将要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若夫等,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
例: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 (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
三、根据舒缓语气“之”确定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读起来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例: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先秦 庄周《庄子逍遥游》)
译文: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23/1/870162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44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44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43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43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42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42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41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37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34职业培训
2024-12-23 01:35:33职业培训
2024-12-15 21:45职业培训
2024-12-11 10:40职业培训
2024-12-14 23:22职业培训
2024-12-01 17:26职业培训
2024-12-14 19:53职业培训
2025-01-01 21:19职业培训
2024-12-23 00:20职业培训
2025-01-02 04:21职业培训
2024-12-01 06:42职业培训
2024-12-09 14:15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