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这个定义,不仅指出了心理、社会方面在健康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明确提出了健康的标准。换言之,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几方面的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另外,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显然,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中所说的正常和异常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在量的方面的差别,因此没有一个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标准。另外,心理健康的相对性还表现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
由于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在心理学中,经常以平均状况或理想状况来说明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平均状况指一般人只要处于常态分布领域,与大部分人的情形相似,就认为其心理状况是正常的、健康的。理想状况指心理健康是人们意识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况,即一个人希望达到的那种状况。倘若达到了,便是正常的、健康的;倘若达不到,便是有障碍的。
由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事件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类事件或活动主要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27/1/937327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2:05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2:05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2:04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2:03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2:03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2:01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1:54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1:53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1:52职业培训
2024-12-27 21:01:52职业培训
2024-12-14 07:54职业培训
2024-12-30 00:24职业培训
2024-12-10 08:51职业培训
2024-12-22 07:58职业培训
2025-01-08 02:56职业培训
2024-11-27 06:43职业培训
2024-12-08 23:58职业培训
2024-12-17 13:27职业培训
2024-12-23 12:13职业培训
2024-12-30 02:49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