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别构效应别构效应的通性 变构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06 15:22:07 阅读:750

1965年,J.莫诺等人提出了别构效应的一系列通性。首先,大部分别构蛋白质表现为多亚基聚合体,如寡聚体或多聚体。这种效应往往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变化,即亚基间键的改变相关。异促效应可以是正向或负向,而同促效应总是表现出正的协同作用,尽管已知的异促效应系统较少,但多数包含两个或多个配体的体系中,至少有一个配体具有协同作用,即同促效应。此外,影响异促效应的条件、处理或突变同样会影响同促效应。

以大肠杆菌的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酶)为例,其催化氨甲酰磷酸与L—天冬氨酸反应,受CTP反馈抑制和ATP激活。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呈现S型曲线,表明底物存在正协同效应。添加负效应物CTP会降低活力,使S型曲线更为明显,而正效应物会增加活力,使S型趋势减小,接近双曲线,这是许多别构酶的共同特征。

ATC酶的结构可通过化学处理进行调控,如温和处理(PCMB)可解聚为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而剧烈处理(SDS)则拆分为单体。这种结构变化反映了别构酶在代谢调控中的重要角色,通过调节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保持合成与分解的平衡。

血红蛋白是别构蛋白质的典型例子,其构象变化是实现别构效应的关键。氧结合时,血红蛋白分子的构象改变,使得氧的结合具有正协同性。此外,血红蛋白对pH、H+、CO2和DPG的亲和力受其构象影响,如pH降低、H+浓度增加或CO2浓度升高时,会降低与氧的结合。

别构理论将酶分为紧张态(T态)和松弛态(R态),Hb在氧合时从T态转变为R态,这个过程涉及到特定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突变会影响别构效应。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可以解释波尔效应和CO2、DPG效应,这些效应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电荷分布和结构稳定性来调控氧的结合。

扩展资料

别构效应又称为变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某种不直接涉及蛋白质活性的物质,结合于蛋白质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别构部位),引起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而导致蛋白质活性改变的现象。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41230/1/993746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