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凉州区教育局教育概况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2 21:07:34 阅读:706

凉州区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辖38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约5081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100万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

凉州历史悠久,教育源远流长。自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区”的战略,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得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绩显著。

基础教育方面,1985年,全区普及了初等教育。1995年,“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1996年,成为全国第二批实现“普九”的县、市、区之一。近年来,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初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9%以上,初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98%以上。全区共有中小学570所,其中小学492所,初级中学66所,完全中学12所。在校学生总数19.9万人,其中小学12.6万人,初中6.2万人,高中1.1万人。为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2000年,成立了全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也进一步扩大,2001年,区内有1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3所学校被确定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幼儿教育方面,自1980年以来,政府办园的同时,部门、集体及个人积极兴办幼儿园,开设学前班,形成了以市区办园为示范、乡村办园为主体、企业及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格局。目前,全区有幼儿园361所,在园幼儿2万多人;学前班199个,在班儿童4400多人。4~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0%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幼教队伍专业化程度及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全区有16所幼儿园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

职业教育方面,为使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从1983年起,积极改建和兴办农职业中学,逐步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子。目前全区有职业中专、中学5所,在校学生1200多人。同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大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开办了“三加一”职业班,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成人教育方面,1988年,经省、地验收,全区达到了“基本扫除文盲单位”标准。之后,各乡镇、村相继创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490多所,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农民达10万多人次。1994年,凉州区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1995年,全区达到国务院颁布的“基本扫除文盲标准单位”。目前全区有24所乡镇农技校达到省颁“丙级”标准。成人中、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参加自学考试、上电大及成人大中专院校接受继续教育的干部、职工成千上万,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办学条件方面,区及乡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小学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53所学校建起了教学办公楼,大部分的学校实现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和硬化。同时,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区中小学基本配备了电视机、录放像机、投影仪、录音机等电化教育教学设备,装备计算机4500多台,建立用于远程教育的卫星地面接收站400多座。建成了凉州区教育网,部分学校还建起了校园网。

教师队伍方面,近几年,在全区中小学教职工中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活动,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目前,全区共有教职工8400多人,其中本科学历700多人,大专学历3000多人;高级职称的110人,中级职称的2000多人。先后有200多名教师受到国家及省、部级表彰奖励。积极实施教师“康居工程”,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教师新村”。近年来,共修建教师住宅楼44幢1700多套,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11平方米。

教育质量方面,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艺术、体育卫生教育和科技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在中小学中开展了评等定级、晋等升级和教育督导等综合评估活动;强化了教研工作,确定了“科研兴教、教研兴校”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学法指导等课题实验。近年来,有6项教研成果在全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为高、中等院校输送学生3万多人。2001年,高考录取人数达2500多人。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2/1/1105541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