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能力。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知识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揭示新规律,提出新见解,努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发现欲,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笔者下面就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思维的习惯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学习,只有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大胆思维,才能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自己的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大胆地尝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解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了曲线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笛卡尔的大胆思维是分不开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大胆思维,在学习中不断主动思考,在思维中认识知识产生的背景,亲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主动参与到认识事物的实践中,领悟数学的精神与思想方法。
二、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思维,让学习层层深入
在学习每章节的新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思维,变换条件,积极探索,从而层层深入地学习这些新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4学习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熟练和巩固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设计例题:已知sin?琢=0.6,?琢为第二象限角,求cos?琢,tan?琢。在学生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对此题求解后,教师可以变换条件,将此题改为已知cos?琢=-0.8,?琢为第二象限角,求sin?琢,tan?琢,让学生独立求解这道变式题。在学生利用两个公式解析完这道变式题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维:“你能改变题中的一个条件得到其他变式题并找到对应的解法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组内讨论。学生通过讨论生成以下变式:变式①,已知sin?琢=0.6,?琢为第一象限角,求cos?琢,tan?琢;变式②,已知sin?琢=0.6,求cos?琢,tan?琢;变式③,已知cos?琢=-0.8,求sin?琢,tan?琢;变式④,已知tan?琢=-0.75,求sin?琢,cos?琢等等。这样由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探索出的变式题,学生研究起来更有兴趣,并对完成其解法更有信心,这对熟练应用本节两个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新授课”这个课型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思维,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也增强了。
三、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思维,再多思中加深知识间联系
教师在复习课中多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各章节的知识,找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形成强大的知识网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思维与研究,让复习更深入,更有效。
例如,在复习解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选下面这道例题:在△ABC中,∠A=60°且∠A的平分线AD将BC分成两段之比BD:DC=2:1,又AD=4■,(1)求三角形三边长;(2)求角C。
■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维,此题是一道解三角形的题目,我们已经学过关于三角形的知识有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有关知识及三角形的某些性质,让学生多想一想看能否从不同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学生还有其他解法,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探索知识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在讨论与合作中开拓了横向思维,学生加深了解三角形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
四、不断激励学生思维活动过程,增强学生良好的思维动力
学生在思维活动中,需要不断增强动力,才能使思维活动处于良好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思维设计多加以肯定并多给一些激励,以增强其思维动力。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成果及时评价,哪怕是对于学生的一点点成功,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出现的不完美的思维通过集体力量给予完美补充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也要给予鼓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他们就能扬起思维的风帆。
五、启发学生思维过程要有方向,有目的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向,使学生从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入手,学生思维的范围不至于过大,使学生的思维更具体,更具有可行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对于不好入手的问题,教师应给出提示或做出示例,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既要给出预设与限定,也不能限定得太死,不能束缚学生思维,阻碍学生思维的进展。要使学生思维达到最佳效果,还需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思维多做出预设,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的开展更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这样才能收到更佳效果。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系统训练过程。教师开展学生思维活动,可能显得很费时费力,可能有时不能按计划完成所谓的“学习任务”,但不断开展积极的学生思维训练,学生会有更丰富的收获。只要师生对此重视,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科学的思维训练,定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2/1/112325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49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48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47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46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45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44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35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34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33职业培训
2025-01-02 17:14:32职业培训
2024-11-28 11:23职业培训
2025-01-05 11:09职业培训
2024-12-06 23:57职业培训
2024-12-29 20:11职业培训
2025-01-02 06:05职业培训
2025-01-05 17:01职业培训
2024-11-28 13:34职业培训
2024-12-23 15:23职业培训
2024-11-30 17:23职业培训
2024-12-23 20:13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