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张中行:与妻相守68年,死前想见爱妻最后一面,却不知她早已离世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3 15:58:43 阅读:464

白灰墙,水泥地。

当初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陈旧的筒子楼里,“最亮眼”的莫过于陪伴了张中行大半辈子的那张老藤椅。

之所以说它“最亮眼”,不仅是岁月为它裹上的那一层油亮的包浆,还有这张椅子背后承载的爱恨交织。

当尘埃落满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时光流转下的物是人非,诉说了一段又一段的红尘别恋。

1932年,张中行还在北大读书。

一个偶然的瞬间,张中行在街上看到了这张藤椅。仅是一眼,他便相中了。虽然囊中有些羞涩,但张中行还是把它带回了家。

毕竟,此时的杨沫已经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也如其所愿地开始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为他洗衣做饭。

虽然因为孩子的到来,两个人有了些许的隔阂,但毕竟他们还是彼此深爱着对方的。

那是在1931年,杨沫还是个花季少女。17岁的她长得格外的周正。白皙的皮肤,纯真的笑容,婀娜多姿的身躯,让她站在哪里都显得亭亭玉立。

青春给了她一颗对未来充满热忱的心,但也给她带来了感情上的苦恼。

父亲恋上了另外一个女子,已经不回来了。哥哥也因为追求爱情的自由,与母亲决裂了。这个家里,只有她和妹妹还守在母亲的身边。

日子过得越发地拮据起来,处处都是捉襟见肘的情形。

于是,母亲自作主张为杨沫寻了一门亲事。她打算把女儿嫁给一个多金的年轻军官。如果这段姻缘成了,钱就不再是问题了。

杨沫可以安心地做富家太太,妹妹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有了着落。至于,他们两个人有没有感情的基础,母亲是不在乎的。毕竟,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然而,已是今时不同往日,民风早已开化了不少。

读过书的人,不再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的骨子里都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杨沫读过书,接受的也是新式教育。自然的,她也想冲破束缚在她身上的这一层枷锁。

为此,她和母亲闹翻了。母亲停掉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

为了找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杨沫不得不去北戴河寻求哥哥的帮助。只是此时的杨成勋,也被眼前的生活折磨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

于是,杨沫又找到了自己的同学李绍强,希望他能帮自己想想办法。说来,这李绍强也是用心的。

他四处托人情、找关系,最终找到了一个在北大求学的学生。那个学生听说了杨沫的遭遇,他有些感同身受。

他说,如果可以,他愿意为杨沫寻一份小学教员的差事。

他就是张中行。

两个终于见面了。

杨沫在朋友的陪伴下,从北戴河回到了北京。张中行特意在东来顺叫了几个小菜,算作是为杨沫接风。

他原本觉得,这个姑娘此时的情绪应该是有些失落的,甚至还有些惶恐和不安。然而,当杨沫坐在他对面的时候,他才发现并不是这样。

虽然生活上有些拮据,学业也被迫中断,眼下还有母亲的逼婚。但她的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还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热情。她是积极的,也是乐观的。

在张中行的面前杨沫毫不掩饰。可以肆无忌惮的去憧憬自己的未来,也可以大大咧咧的诉说着自己的过去。

在那一瞬间,张中行被这个充满阳光的姑娘打动了,更为她的勇气折服了。

如果17岁的他也有这番勇气,也就不至于娶一个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如果妻子也有她这番的热情,也与她一样上过学、读过书,也不至于婚后数年还形同陌路。

其实,在张中行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为他订下了一段姻缘。

那是一个与他同乡的农家姑娘,说起来她还比张中行长几岁。那个姑娘没读过书,是个文盲。除了所谓的“三从四德”,她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

1926年,张中行还在通县师范读书。那一天,他接到了母亲的家书,要他回家完婚。

张中行本身是抗拒的,他不想娶一个从未见过、还不识字的姑娘,但他又不想违背母亲的意愿。虽然内心是纠结的,但他还是强迫着自己接受了母亲为他包办的婚姻。

洞房花烛夜里,张中行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她相貌平平,还裹着一双小脚。说话有些紧张,也没有什么逻辑。

至于张中行所提到的诗词歌赋、文学与艺术,妻子是完全不懂的。那些家常里短,各门各户的生活琐事,又是张中行不在行的。

两个人总是没有共同的语言,也就没有生活中的乐趣。

相比于在家守着妻子,还不如在外求学来的舒适。于是,平日里的张中行很少回家了。除了每年的寒暑假之外,他与妻子几乎没有更多的交集。

他求他的学问,她则在家侍奉着老人。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穿衣吃饭,她都是任劳任怨。嫁给张中行是她的“命”。她认了,从来没有想过反抗。

杨沫的出现,在张中行的心底激起一片涟漪。多少个日夜里,他都憧憬着身边有这样的一个女子陪伴着他。可以与他谈谈心,也可以与他聊聊文学、探讨艺术。

大概不可否认。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张中行就喜欢上了杨沫。

一见钟情,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词,它是真实存在的。

至于杨沫对张中行的感情,还要从另一段故事说起。

张中行与杨沫见面之后,两个人聊得非常的投机。恍惚中,有着相见恨晚的感觉。

见杨沫的处境着实有些困难,张中行便答应为杨沫谋一份差事。他给自己当高小校长的哥哥写了一封信,推荐杨沫去他那里当教员。

在等待答复的那些日子里,杨沫与张中行的交流也就多了起来。

有一天,杨沫与朋友相约一同去张中行的公寓,探望他。

门打开了,映入杨沫眼帘的是满屋子的书。那本就是一间不大的公寓,仿佛都被书填满了,到处弥漫书香。

坐在屋子里,如同游走在书的世界里。杨沫被眼前的张中行震撼了。原来他的温文儒雅与博学多才,都是被眼前的这些书所浇注出来的。

她本是渴望读书的,但却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不得不与学业做个了结。

那一刻,杨沫看张中行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从原来的欣赏,转为倾慕和爱恋。

张中行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书。虽然上面并没有灰尘,但张中行还是试着吹了吹上面的浮尘,又用衣袖在上面擦拭了几下。这才双手将书递到了杨沫的手中。

然而,对于两个人而言,这传递的并不是简单的一本书,而是从一个人的真情传递到另一个人的真情。

当杨沫也握住这本书的时候,两颗炙热的心交织在一起。一同被扯进爱情的深渊里,难以自拔。

可是不久,张中行哥哥的回信到了。信中说,学校里的确缺少教员。如果杨沫乐意,希望她尽快前往学校。

九月的北京,早晚已经有了些许的凉意。

伴着清晨鸟儿的啼鸣声,张中行把杨沫送到了车站。气笛声响过之后,杨沫随着人群登上了列车。

两个人的眼光中,虽然都含满了不舍,但还是挥了挥手,意味着惜别。至于何时还能再见,谁都给不出答案。

火车开动了,张中行站在月台上,望着列车驶过的方向,久久不肯离去。杨沫坐在车厢里,透个窗户望着张中行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了。

自从杨沫走了之后,张中行有些魂不守舍了。他提起笔给杨沫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将自己的真情一股脑的倾泻了出来。

杨沫本就是个率真的人。她对张中行的爱恋,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出来。虽然分隔两地,两个人的心却更近了。

当年十一月的一天,杨沫突然回到了北京。

她母亲已经躺在了病床上。蜡黄的脸上,预示着将要不久人世。杨沫回到母亲的身边,照看着病重的母亲。

与此同时,她与张中行也到了一刻都不想分开的痴恋中。

不久,杨沫的母亲过世,她也为张中行怀上了一个孩子。

孩子的到来,杨沫是激动的。她渴望着与张中行共同守候着这份爱情的结晶。她带着无比的喜悦把消息告诉了张中行,然而张中行的脸上却露出了一番难以言表的惶恐。

此时的他还在求学,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来自于母亲的支持。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已经有些拮据了,孩子的到来势必会拖入新的困境。

张中行陷入苦恼当中。在那一刹那,他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生活。

然而,在敏感的杨沫看来,她觉得是张中行对自己冷漠了,不再那么爱她。两个人的隔阂就此而生。

要强的杨沫在妹妹的奶妈家把孩子生了下来,并寄养给了别人。

本来,她是对张中行有些恨意的,但回到北平之后,她发现张中行的态度已经有所缓和了,总是在为之前的事懊恼。两个人毕竟是相爱的,很快又同居在一起。

只是,他们两个人在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张中行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个文化人,去钻研他的学问。

至于妻子,他希望可以与他有着感情上的交流,也可以照顾好他的生活。然而,这样的要求是杨沫做不到的。

她是个热情似火的人,他有自己想追逐的人生。很快,杨沫与左翼作家走在了一起。

张中行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希望杨沫同他一样,对政治敬而远之,但杨沫却热衷与此,她与张中行的矛盾也越来越深了。

其实,在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他们两个终究是长久不了了。早晚都会走到分道扬镳的地步。

杨沫怀着孕给张中行写下了绝情书,与另外一个男人走在了一起。

那张藤椅,也迎来了第二个女主人。

那是1935年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到处都弥漫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气息。

在一处农家小院里,张中行见到了别人给他介绍的那位女子。

姑娘叫李芝銮,比张中行大一个月。她也是河北屯乡石庄人,是张中行的老乡。

不过,李芝銮与张中行的第一任妻子不同。她是当地富家的独生女,上过学,也读过书。

两个人在桃花下聊了很久,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氛围好极了,两个人都示出了互有好感的意思。

分别之际,张中行对她说,“你比我大,那我以后就叫你姐吧”。

李芝銮的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但似乎也很满意张中行对她的这个称呼。

那时,张中行正在天津教书。李芝銮还特意去看望了他。

两个人并排走在天津的校园里,到处都弥漫着恋爱的气息。张中行带着她浏览了天津不少的好地方,但李芝銮脸上的笑容却越发少了。

分别之际,她还对张中行说,“我不太喜欢天津这样的大都市”。

最初,张中行并没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直到后来透过介绍人,张中行才了解到李芝銮的真实用心。

对于繁华的地方,谁能不喜欢呢?只是她觉得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花销实在是太大。她不想张中行担负太多的生活压力,她是在担心他。

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张中行彻底的心动了。他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可以为他分担生活的人。如果说初次会面时,张中行只是对李芝銮有些好感。然而这一次,他真正的感觉到李芝銮才是他这辈子要找的人。

不久之后,张中行就去了保定,并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之下,与李芝銮喜结连理。

这一次,他真的碰对了人。李芝銮有文化,也有知识,但她却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她所想的和所做的,都是围绕着丈夫张中行。

张中行渴了,李芝銮便默默的为他添水。忙碌了一天,疲惫的张中行回到家中,李芝銮会为他摆上最喜欢的饭菜。

张中行终于有了时间去钻研自己的学问。至于生活,他再也不用花一分心思。

那年初冬,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张中行看起来穿的还有些单薄。

于是,就同事问他,“你不冷吗?”

张中行腼腆的笑了笑。他挽起袖子来说,“你看,我里面是穿了棉衣的”。

那是一件暗色的素棉衣,是李芝銮用自己的一件嫁衣改的。

初秋的季节,当张中行睡去的时候。李芝銮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的赶制着这件棉袄。那每一个针结,都饱含了李芝銮对丈夫的爱和呵护。

张中行穿着这件棉衣,心里总是暖暖的。即便是严寒腊月,他也舍不得换一件厚一点的。直到李芝銮给他做了新棉衣,他才不情愿的换了新的。

李芝銮真的像照顾弟弟一般,照顾着张中行的饮食起居。

张中行曾写过一篇文章,去诉说他与李芝銮的生活。

“吃饭我不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

李芝銮也从未对张中行有过一句怨言。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也是默默的承受着家里所有的负担,不要张中行为生活烦恼,为琐事分心。

张中行回忆与李芝銮的生活。

他说,他们的日子里只有春秋两季。也不冷、也不热。大概就是因为他们都扮演好了自己所属的角色,都在为彼此默默的守候着和付出着。

2003年,李芝銮先于张中行住进了医院。不久之后,张中行的身体也出现了状况。他躺在病床上,总是在问身边的女儿,“你们的母亲怎么样?身体好些了吗?”

一天早上,躺在病床上的张中行突然从梦中惊醒。他的手突然颤抖了一下,总觉得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他对身边的女儿说,“你们什么时候能让你们母亲来看看我,我想她了”。

女儿总是说,“快了快了,等你身体好了就能见到她了”。

孰不知就在那一天,李芝銮先行离他而去。相守68年的妻子走在了他的前面,大概是为他铺好前行的路。

2006年,张中行也走完了自己97年的岁月。就在临终的那一刻,他口中还对妻子李芝銮念念不忘。

直到睡去,他都还不知道李芝銮已经在3年前走了。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2/1/1129621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