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一篇以“人生的智慧”为话题的作文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2 01:41:45 阅读:397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究竟是什么?

有一次,一个佛学院学生问他的老师:“大师,什么是智慧?”大师答道:“智慧就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作为当代的青少年,当然不可能闹这样的笑话。

那么,智慧是什么?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见的一切有用的,有价值的创造可以说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人类不断的将智慧转化成为可以为人类自己利用的工具,使得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方便。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智慧也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更新。而哲学就为这一过程提供了便捷的道路。

哲学将智慧定义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是主观能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力与主体的智力因素相联系。人们常常说,不能只给学生以“鱼”,更要给学生以“渔”。这里的意思就是需要把智慧转化为方法。就学生这一方面来讲,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学习一种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学生即使置身课堂之外,也会不自觉地学习到有用的东西。其二,主观德性。人类的智慧还在于“求穷通”,冯契提出“求穷通”是为了说明人类思维本性的要求,而作为人生价值和终极关怀的人代精神相通,也是智慧之所在,也就是德性。这里的智慧是高层次的智慧,也就是“真智”。这两种智慧虽然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但是不能互相分离。如果说,工具理性体现着能力即“俗智”,那么价值理性就是“真智”。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转识成智”,就是要化知识为能力,化知识为德性,并且努力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以及由前者向后者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智慧型的学说,因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而且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于一身,并促成工具理性不断转化为价值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及其实现这一主题的方法之中。

智慧终究要被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果说不能被直接或者间接的运用到实践中去。那么,这个“智慧”的准确性就会被质疑。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真理就是认识肢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可以说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智慧和真理并不等价。真理的本性是主观符合客观,决不是相反,而真理的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任何真理必须是客观的。虽然真理是通过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真理的本性要求是排斥任何不符合其客观内容的主观形式,从而保证了真理的客观性。实践是检验指挥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也决定了被它所检验过的真理必然是客观的。虽然实践的检验具有辩证性,但是,实践活动尤其是实践结果的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却保证了任何被其检验过的并得以证实的真理的客观性。一切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错误都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在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中,被证明的人类智慧结晶数不胜数。实践是人类的对象性活动。当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遇到了某些情况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途径。而这一切的一切的前提就是实践。马克思哲学对于实践有着其宽泛的,准确的理解。其基本观点有:把物质生活活动作为实践首要的最根本的内容。在这个物质变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又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或互换活动。物质生产过程结束时所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归根到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阐述了实践的定义:即实践是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最基本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用起来,借助于其他的物质力量,即劳动资料作为物质手段,同人所处的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把自己的活动传导给所用的物体,使其发生人所需要的某种改变。通过实践,智慧被成功地“使用”在实物上了。

人类生活在一个多变的自然界中。这里的自然界之得失与社会相区别的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但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它指的是整个存在者之整体。整个自然界具有复杂得多层次结构和自组织机制,处于永恒的运动与转化之中。人类在社会劳动中与自然界发生着相互作用,自然界在人类的这种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向人类展现它的本来面貌。所以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部分。”

人类产生以后,就有意识的把自己所面对的自然界作为了自己的认识对象。并且将认识世界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人在自然界中能够生存,是因为天生具有的适应能力。而这其中区别于其它物种的能力就是他们拥有将智慧是用到现实中去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这是其他自然物种所没有的。

希望回答对你有用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3/1/1140976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