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 (《学而》)
孔子说:学后经常用得上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⑴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⑵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他自己的学说
⑶时习:时常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将“时习”解释为“时常地复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时,按时。
⑷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
⑸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⑹乐:音lè,古音luò。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⑻愠:(yùn)生气,发怒。
⑼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⑽曰:说,说道。
⑾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⑿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⒀不:不是。
⒁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⒂自:从。
⒃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3/1/1151041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51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50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50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49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48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40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39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39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38职业培训
2025-01-03 05:19:38职业培训
2024-11-27 18:51职业培训
2024-12-28 05:34职业培训
2024-12-10 10:04职业培训
2024-12-27 22:28职业培训
2024-12-12 07:33职业培训
2025-01-07 07:33职业培训
2024-12-18 10:59职业培训
2025-01-07 06:00职业培训
2024-11-28 23:44职业培训
2024-12-22 04:44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