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卷上的阅读题是《一棵大树》,其中一题是补充标点符号,题目如下: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来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 我想要条船 远远地离开这儿 你给我条船好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 树说 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 你就会高兴了 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按照一般的经验来说,“男孩说”和“树说”后面应该用逗号,但是细心一看,文章中上面几个段落有类似的对话描写,它们的标点如下: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吗?”“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给我间屋吗?”“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
如果参照上面这两段的标点填法,提示语“男孩说”和“树说”在中间的时候,后面是可以加逗号或冒号的。疑惑之下,我查了网络上的原文,发现原文的“男孩说”和“树说”后面加的都是冒号。于是一起批改试卷的时候,我提出来是否要参照原文的标点来批。由于文章另外两段的标点用法清晰地摆在眼前,加上我的强烈质疑,最后我们决定就按原文的标准来批。问题在于讲解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拿什么理论作依据,单凭“原文如此所以如此”的说法完全没有说服力,学生也听得云里雾里,反而糊涂。考虑再三,也再次询问了经验丰富的储老师和陈老师,我承认我犯了大错,原则还是要讲的。
以我现有的认知经验和能够查到的资料表明,提示语在中间的时候,提示语后一般都用逗号,而且学生们也都认同这个说法。绕了一个大圈,我又回到了原地,基本的理论常识还是要遵循的吧!可是我还是不知道原文中这样的标点用法是否正确,是否有理可循?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3/1/115361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42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41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41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41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40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39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30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29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29职业培训
2025-01-03 06:33:28职业培训
2024-12-04 10:44职业培训
2024-12-07 04:32职业培训
2025-01-01 18:54职业培训
2024-11-30 15:01职业培训
2024-12-06 16:38职业培训
2025-01-08 10:53职业培训
2024-11-29 11:11职业培训
2024-12-22 04:42职业培训
2024-12-27 23:28职业培训
2024-12-27 19:55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