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古代的更衣是解手吗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7 12:07:23 阅读:272

厕所的名称有很多,有的地方叫窖,有的叫茅房,文雅一点的叫洗手间。厕所也有外文名字,有叫WC,有叫men'room的。上厕所也有很多种叫法,古代叫更衣,后来叫解手,现代叫方便,叫如厕,叫出恭,上洗手间。粗俗的叫大便小便,文雅的叫洗手。西方人把上厕所说成是摘花,日本男人在野外方便叫打猎。真是无奇不有。

在许多人的眼里,厕所一直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万万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其实应该说厕所为人类承载了太多的屈辱和污垢,它应该得到感谢才对。

厕所的差异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类自己的差异和发展。在原始社会是没有厕所的,人像其他的动物一样随地的排泄,男女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很明显。我总在想,在伊甸园里,在亚当和夏娃未偷吃不死树上的苹果之前,他们有内急的时候,会不会......。但是我估计,那个时候一定是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

据《周礼》记载,我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在路边道旁建有厕所。

在《说文字释》中诠释「厕」字时说,「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可见中国人对大小便自古就很讲究。厕所的设置完全是为人所方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我国古代就很注意厕所合理设置,以方便为先。如春秋末期的墨子,在《墨子.备城门》等篇中就有「城上五十步一厕所」,「上厕所为城上之厕」,「溷则城下积不洁之处」。它告诉人们在城墙上建厕所,为了让宋城士兵方便用厕。五十步一厕,让士兵不远离岗位而就厕。在城下建厕叫溷,当城市被围困时,城内人到指定地点使用厕所,以便让粪便得到统一处理,避免到处拉尿造成环境污染,产生瘟疫。「溷」字在古汉字中就是猪在圈中的意思,所以说在春秋时期及以前的厕所,连高官贵人的厕所也是设在猪圈内的。在《史记》鸿门宴一段中看到大大方方地写着“沛公起如厕”

在中国人看来,厕所是个多余的地方,既然是多余的地方,我们将多余的东西放在里面本来就是合情合理的。

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他们自己的文化。诸如乡村文化,部落文化,公司文化,街头文化,寝室文化,等等。厕所,也应该有它自己的文化,也就是所谓的厕所文化。虽然厕所文化一般来说显得很庸俗,但这也许正暴露了部分人的原始欲望和本性。有人在里面随地吐痰丢纸片,也有人讲究卫生以身作则。厕所是几乎是人们每天必去之地,但人们总是避讳厕所这个词,而且在有些场合更甚。厕所对人的功劳不小,所以有的地方逢年过节的时候也给厕所写副对联。记得有一副是这样的:“进门一身急,出门一身轻”。很真切的写出了厕所的作用。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3/1/116074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