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相关论述如下:
1、出自《论语》第一章,《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说“知”作“知道”讲的时候,首先可以与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释为“了解”。
2、是说咱的才华、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赏识,得不到提拔重用,咱也不必郁闷,也不必生气上火,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心平气和,一如既往。这样的表现是合乎君子的修养的。孔子告诫我们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误会了别人。“知”还可以解释为“理解”。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不支持、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诽谤、攻击。
4、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生气,不抱怨,不恼怒,不颓废,不放弃,继续行善积德,探求真理,丝毫不在意自身的毁誉。这样的修养、德行,当然符合君子的品行。以上两层含义,是说的别人怎么看自己,我如何对待。
5、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问题可能出在沟通不够。要主动多沟通、多交流,当然还要注意方法恰当。不被理解的时候,或许需要做些解释、疏通的工作,有时则需要耐心的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下面一层,是说自己怎么看别人、怎么对待别人。
6、如果把“知”解释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处的人不聪明、不明智,脑瓜不灵活,怎么办?跟这种人相处,也不生气,给他以足够的尊重和宽容。
君子的相关解释
1、君子一语,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
2、先秦早期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3、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3/1/116346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59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59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58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49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49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48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47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47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46职业培训
2025-01-03 11:30:37职业培训
2024-12-18 13:55职业培训
2025-01-02 01:50职业培训
2024-12-10 12:02职业培训
2024-12-12 05:23职业培训
2025-01-06 19:33职业培训
2024-12-15 23:04职业培训
2024-12-23 16:10职业培训
2025-01-04 18:16职业培训
2024-12-10 06:52职业培训
2024-12-03 14:06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