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将从教学内容、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思想方法、教材中不好把握和处理的问题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的内容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是本册的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本册教材仍然设置了 以下几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个单元。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4、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以及数学广角“两部分。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地位与作用: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 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具体的编排
在因数与倍数单元共有因数和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3个内容,编排了8个例题. 教材为了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安排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6个内容,12个例题. 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分数的加减法这一单元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这三个内容,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二、空间与图形
1、地位与作用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 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2、具体的编排:
图形的变换安排了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三个内容。教材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感知中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方面的内容。教材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图形和概念、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素材、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统计与概率
1、地位与作用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具体编排
统计单元包括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部分内容。这部分教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地位与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 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2、具体编排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小组合作与交流。教科书的两个例题在编排上都呈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注意体现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安排了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总结,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例2则安排了9个待测物品,并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三、目标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材中不好把握和处理的问题
1、图形的变换:①以前在二上册教材中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和概念,五下册教材中出现这个内容,一是会找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另一个就是画轴对称图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②第一单元中的旋转就学生而言,理解地难度相对比较大,旋转的方向一般都能看出来,关键是在一个具体的图形中旋转的角度怎么去让学生理解,它不像教材例3和例4中给的一个钟面图和一些画好的方格,这些都是些学生能实际接触、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如果只单纯地给你一个图形怎么去把握?而且教材中只讲述了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案,但在具体的作业习题中出现了大量的组合图形(如俄罗斯方块图)如何旋转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③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里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缺乏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中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教材中无求棱长之和这一内容,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给一个盒子的棱角包边就涉及到求棱长之和的内容,我们有没有必要让学生求?
3、P83页的“你知道吗”中提到互质数的概念,在老教材中是以新知识和必掌握知识的形式呈现,新教材不作重点强调,只是作为课后辅助掌握知识,我认为不妥,必须跟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互质数的概念。
4、《统计》这一单元中在以前学习过平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内容:众数,它是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重点是要理解众数的作用: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最后还要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知道几种数的区别与联系。
5、《数学广角》中涉及到生活中用最快的速度称重找异品的问题,作为学生来说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设计成一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再充分感知。
这些都是我们后面在研讨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方法智慧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总体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去学习和怎样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蕴藏在知识背后的重要思想方法,不失时机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各单元主要有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集合的思想方法、对应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函数的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化归的思想方法、符号化的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假设的思想方法、比较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等。如何在教学中很好的渗透这些思想和方法呢,我们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
实施措施:
(一)、在探究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教学数学概念、定理、法则时,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在探究这些概念、定理、法则时无痕的把这些思想方法渗透其中。
(二)、在解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中的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类比、归纳猜想等思想方法,既是解题思路分析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方法,又是具有思维导向型的思想方法。
(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用“不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不断“变换”的数学命题,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加快和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还可以达到会一题而明一路,通一类的效果。
(四)、在复习与小结中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结与复习时提炼、概括这一单元知识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从知识发展的过程来综观数学思想方法所起的作用,以新的更为全面的观点分析所学过的知识;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提高与精练。
(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交流,从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这种反思能较好地概括思维的本质,从而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上来。
本次教材的分析我们不是就教材分析教材,而是站在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高度,以教材和学生为依据,参考必要的教学资料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希望通过这次的教材分析能够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4/1/1173597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15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15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14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13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12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11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10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02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02职业培训
2025-01-04 19:02:00职业培训
2024-12-13 22:57职业培训
2024-12-21 18:25职业培训
2024-12-22 20:21职业培训
2024-12-14 03:33职业培训
2024-12-07 00:41职业培训
2024-11-29 18:16职业培训
2024-12-31 21:20职业培训
2024-12-14 04:37职业培训
2025-01-06 06:17职业培训
2024-12-08 05:11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