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1841年,零件设计标准化之始:惠特沃斯公开发表“惠氏螺纹”标准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6 02:48:36 阅读:633

零件互换性概念由1799年美国的伊莱·惠特尼首次提出,这一理念对机械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导致了零件可互换性的实现。实现零件可互换性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零件之间的精确度控制和互换性标准的制定。

在1834年,英国机械工程师及机床商人Joseph Whitworth,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和控制误差,设计了一种类似现代千分尺原理的测长机,并制定了相应的机床加工公差与配合标准。这一创新使得零件的尺寸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1841年,惠特沃斯在土木工程杂志上发表了其设计的螺纹标准——“惠氏螺纹”标准,建议所有机床生产者采用统一尺寸的标准螺纹。这一标准很快被英国定为国家标准,并迅速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形成了统一的制式螺纹。

1902年,纽瓦尔公司为了满足大量生产具有互换性零部件的需要,制定了公差和配合方面的标准,这也是最早出现的“公差制”。1906年,这一标准成为英国标准。

公差制作为机械制造工程的基础标准,是零件设计标准的关键。1901年,英国成立工程标准委员会(后于1931年改名为英国标准学会BSI),并于1903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英国标准规格(BSS),将结构钢截面尺寸从175个减少到113个,钢轨规格从75个减少到5个,每年可节省100万英镑。

194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1979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BS5750,将质量保证方法引入市场环境。1987年,ISO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引领质量管理进入新阶段。

通用标准的制定推动了零件互换概念的普及,为生产方式从手工到大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到1913年左右,零件设计标准化逐渐成熟,标准让汽车分包商的零件可以严丝合缝地组装到一起。福特汽车在实现零件可互换后,开始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推动了制造业的变革。

技术标准化高效解决了社会分工后的协作问题,让专业化的分工促进了高效生产,降低了成本,使得大众能够承担得起工业产品,为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7/1/127310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