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网络以其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反映诉求、表达己见、寻求共鸣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作为与群众接触最广泛的执法部门,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媒体的“显微镜”、网络的“聚光灯”下。涉警类舆情已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涉警舆情的收集研判,牢牢把握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对于提升公安机关应对和化解舆情危机能力,维护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涉警舆情的特点
1. 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实现了舆论传播由“点对面”向“面对面”的转变。涉警信息一旦被媒体发出,就会迅速扩散,广为传播,受众群体也瞬间膨胀。
2. 互动性强,影响深远。新媒体是基于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超链接、强互动、移动化等特点。在互动中,涉警舆情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参与者之间是整个过程中的各个“节点”,他们之间即可相互发布、传播和接受信息,在短时间内实现“点与点”的对接。
3. 议论热烈,反响强烈。公安工作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特殊性的特点,加之当前公权与私权博弈加剧的特定社会环境,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人民警察高度关注,涉警舆情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挖掘新闻资源的对象。
4. 炒作严重,影响深远。网络的虚拟性、言论的自由性,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个人的“无责”意识。有的网站为了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接连发出片面性评价;有的网站更是抓住涉警信息恶意进行炒作。
二、涉警舆情引导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不足,反应迟缓。部分民警对涉警舆情敏感性不强,对舆情的作用、影响力缺乏足够重视,工作中常常表现为反应迟缓,疏于引导,最终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权。
2. 方法简单,应对能力不强。一些警种和部门应对涉警舆情的方法过于简单,采取“捂、盖、瞒”的消极应对方式,而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引导。
3. 解释盲目,效果不佳。涉警舆情发生后,一些公安机关没有对事态进行分析评估,没有准确把握民众的心理,而是一味地发布官方信息,引发网民的议论和指责。
4. 协作不畅,影响效率。涉警舆情的引导处置,涉及到多个警种、部门,各警种之间的协作配合至关重要。目前,基层公安机关在舆情引导处置上仍缺乏一整套完善的协作机制。
三、公安机关应对涉警舆情的对策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从稳定的高度认识舆情,从警情的高度把握舆情,从形象的高度看待舆情。
2. 把握主动,加强应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舆论领袖”作用。
3. 扩大宣传,强化引导。结合先进事迹宣传,结合工作重点宣传,结合群众关切宣传。
4. 强化沟通,加强警媒互动。搞好工作对接,加强交流互动,依托网络引导。
5. 突出重点,完善处置机制。建立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完善联动处置机制,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8/1/1313866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28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28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18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17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16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16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15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14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06职业培训
2025-01-08 06:33:06职业培训
2024-12-06 20:56职业培训
2024-12-31 13:23职业培训
2025-01-04 22:51职业培训
2024-12-02 01:20职业培训
2024-12-06 12:54职业培训
2025-01-02 06:41职业培训
2024-12-07 08:40职业培训
2024-11-26 12:15职业培训
2024-12-05 15:29职业培训
2024-12-02 01:30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