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庸之德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
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智慧
一、东西方文化中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根据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和“用”相联系。其首要的含义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能实践,所能实现的平常行为。平常的行为是过或者不及的行为。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的意思。中庸即是善,是适度。是最能体现伦理和道德的规范、要求;对于善的表现是什么,许多圣人贤哲在学理上已经做过大量的描述,生活中的善却是更实在,更富有意义。这种善由不偏不倚之行为而表现出来。是在人人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中,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也就是说,人人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即是中庸之道,即是孔子所要建立的人道。
中庸之道出自于天,人秉承此道即是“性”,是人生命之内的道德性智慧;道体现在人身上,时时刻刻不离人,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就不是道。这个“道”就是中庸之道。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这个道理。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人都秉承着这一共同的根源,因而,中庸之道是人人皆可成就的道德智慧。显天道于中庸之中,是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根本点。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天赋的,是人性中蕴涵的,人性之外没有道德智慧可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人人具有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证知的。实现中庸之道德智慧即是实现人性。道德智慧不离人性,不离人生,能离者就不是道德智慧。
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就可以发现:儒家的中庸即致“中和”。“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法则。“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中”,“中”不是一分为二,“中”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不及”是低于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而导致相反方向的质的变化。因而,只有中庸才能够保证事物稳定的发展和变化。因而叩其两端而折中的方法,是最为合理的处理事物的思想方法。对人而言,中庸思想要求人的任何思想言行都要随时处中、要适度。只有随时把握适度的智慧,思想言行才不至于落偏,才能符合“中”的思想。但同时中庸的运用需要极其高超的智慧境界,不能把“中”理解为对任何事情的折中。比如善恶就无法折中,必须要抑恶扬善。但要在善的范畴中,把握尺度,度量扬善中的对立双方的不同意见,取其适度的“中”而用之于民。在孔子看来,舜就是这样的大智慧者。“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审察周围人的言行,包含别人的短处而褒奖别人的长处,能够适度地把握好人们认识上的过与不及的两端,取中间的意见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的道理所在。
“和”者,即和谐有序,是事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人来说是指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的思想言行。“和”意味着多样性的统一。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互动互生。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和而不同”。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志。“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所以,君子与人相处尊重别人的意见,但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董仲舒说:“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和者,天地之大美;中者,天地之达理,圣人之所保守也。”“中”是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和”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万物就会各就其位,万物就获得了生生之德,得以繁育了。可见,中和之德不仅是规范人的情感行为的原则,更是宇宙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法则。
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王夫之则说:“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 中庸是最完美的道德。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符合中庸之道是君子的必要条件,能够“和而不同”是君子的标准,而能够在隐居之时,也坚守中道而不后悔,这是圣人的行为。颜回就是这样的圣人:“回之为人,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选择了中庸,得到了一条有益的道理,就牢记在内心,一刻也不忘记。可见,在儒家心中,中庸之重要性有多大!中庸是做人必须遵循的标准,符合了中庸,才能真正的把握“道”,才能真正进入贤圣之列。如果人能够呵护好自己的德性,能够慎独,能够恪守中道,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归其道。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真正的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则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每时每刻都恪守中庸的道德标准,而小人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常常表现得肆无忌惮。中庸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志。
如何修道?“修道之谓教”。极其完美的中庸之道需要完美的德行来实现。儒家提倡修“五达道”、“三达德”:即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知德、勇德、仁德。人人需要在这些基本的人伦关系中,修学、培植、贯通“三达德”。“三达德”是天命、人性的真实内容,“五达道”是现实人生际遇中的各种生存关系,将“三达德”实现于五达道之中,是将中庸之道落实到现实人生中去,为此,才能真正的发现道、体悟道,道才不至于流于神秘莫测。
中庸之道在社会中的实现必须依据仁。儒家提出“修道以仁”,也就是只有依据仁,人们才能遵循中庸之道。仁的自身,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仁是最高的德性。“中庸之道,乃是‘仁’在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流行、实现。儒家道德,必以仁为总出发点,以仁为总归结点。”可见,“仁德”是中庸之道的核心。“仁德”的基本内容是生生之仁,是仁义礼智四德。生生之仁是宇宙的本体,也是生命价值的本体。孔子“仁者,爱人。”韩愈“博爱之谓仁。”朱熹“爱之理,心之德。”儒家的“仁德观”使人对道的追求就转化为人生境界的提扬,转化到人的现实德性生命之修养中。自此,儒家对道的追求已从学理上落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实中;将终极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的人伦道德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条贯通之路。儒家把人伦关系的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儒家道德文化中蕴涵的人伦之道和安身立命之道,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信奉的价值准则,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精髓。
守住中庸之道,达则兼济天下,困则独善其身。处在自己该处的位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奢望自己位子以外的东西,无论富贵、贫贱、困境、患难之中,都能泰然处之。安分尽伦,顺乎自然,等待时机。冒险和人为都是违背中庸之道,徒劳无益的行为。中国道家也提倡守中道,“中虚之道”是道家的养生处世的哲学和宗旨。在生活中,道家提倡以柔克刚、知足不争、不为天下先三大处世原则。精神实质是“无为而无不为”,其人生道德智慧以逍遥与超脱为主要特征,强调培植人的韧性、知足、甘于处下的品质。
从“仁”落下,到实现“真诚”,是修学中庸之道的关键。诚者是仁心之全体的呈现。真诚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天生内心就真诚而明白大道理,二是有的人可以从明白道理入手进而能到达内心真诚。天地的德性是真诚不二,化生万物的。天、地、物、人皆共出于诚。“唯天下真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真诚—尽性(尽己、尽人、尽物之性)—知天”,是个体生命修学中庸之道的基本路径。惟有求真诚,才能得仁心。真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真诚的功用一是为着成就自己,二是为了成就万物。最真诚的德性是永恒的,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的。诚可以消解一切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可以融合人与人、天与物、圣人与凡人之间的疆界。因此,真诚之德是修学中庸之道的重要品德。
佛教提倡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去掉执着心,臻至圆融无碍的“中道”智慧。因此,“中道”成为佛教伦理的最高智慧。
西方亚里士多德也特别强调中庸之道。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受理性原则指导的、符合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伦理学,以揭示人生何以幸福、追求善的本质及善行的意义为终极目标,强调幸福只有在人生价值获得完全的实现以及个人的人性潜能得以全面发挥时才可以实现。“幸福是合乎德行的实现活动。”而德行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行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中庸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人的道德智慧之重要标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的庸言庸行之中。
二、中庸之道是极其高明的道德智慧
道德智慧秉承的是一种中庸精神,是一种适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各种关系的融通意识和能力。中庸的实践是要求人们遵循仁德——即仁义礼智信来寻求和选择中道,使言行不倚不偏,符合仁德之规约;要求人们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中避免过度与不及,把握好分寸。中庸的真谛就是和谐、适度与圆融。“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刚柔相济;对于一个社会或群体来说,就是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彼此融洽。和并非是一团和气,不辨是非,而是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在与人和谐共处的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主见。“适度”,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言行举止恰倒好处,当为则为,当止则止,把握好尺度和时机。适度并非让人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人“无为而无不为”,把握好为与不为的时机。圆融的本质是高度的和谐与融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境界。
中庸之道是最高超的道德智慧,是极其高明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智慧的精神特质。它既以一系列博大精深的道德范畴为表征,如“道”、“仁”、“德”等,又表现在人们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之中,表现为适恰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态度和境界。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思想。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表现为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将自己对道德智慧的领悟转化为道德的实践,在待人接物中充分地展现这种领悟性的道德智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求人能做到内外一致,身心和谐。
中庸之德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宋儒“二程”将中庸之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将中庸之德看作超越自然万物的永恒理性和道德本体。“中正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则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常行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由此,中庸被赋予了终极意义,中庸之德所彰显的人生境界被提扬到“天人合一”的至圣道德境界。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8/1/132370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56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55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45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44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44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43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33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32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31职业培训
2025-01-08 12:39:30职业培训
2024-12-12 06:05职业培训
2024-12-17 02:34职业培训
2024-12-10 10:57职业培训
2024-12-07 02:54职业培训
2024-12-09 23:04职业培训
2025-01-05 10:42职业培训
2024-12-14 08:00职业培训
2024-12-17 15:20职业培训
2024-12-10 03:16职业培训
2024-12-01 22:33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