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一年级学生如何做好语文预习作业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26 05:12:54 阅读:497

高效课堂呼唤师生的互动。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是和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间不是站在讲台,而是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去聆听学生的发言和思维的碰撞。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有所思考,有所发现和收获;教师是组织者,组织学生共同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每个孩子倾听、交流的氛围。教师是促进者,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给每个孩子以鼓舞和鞭策,同时“推波助澜”促使全体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快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交流、情感共鸣、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而学生充分的预习是保证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针对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孩子的心理特点,一接触课文,我注意引导孩子用“十个字”学会预习。 (一)读书 借助拼音或家长的帮助把课文读通顺。要求做到不丢字,不添字,就像平时说话那样,把课文里的语句变成自己的声音。读几遍因人而异,慢的估计得10遍8遍,快的估计一遍即可。能背下来当然更好。 (二)看图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没有看图学文,但每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利用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图文结合,还有助于理解课文。所以会看图,看懂图,应是预习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三)圈字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识字。几乎每篇课文后都有10个以上的生字,这些生字要在一节课内全部消化,如果没有孩子自己的提前见面,那课堂上就有可能是“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不动笔墨莫读书”让孩子在课文中圈出生字,一方面孩子将会在找、圈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另一方面生字圈上了圈会更加醒目,以后再翻开书,首先刺激他视觉的就是这些圈圈,有助于巩固复习。 (四)注音 给课后生字在书上注音有两个目的:一、复习巩固拼音。拼音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在组词、写句的过程中,孩子们出错最多的还是拼音。轻声的加了声调,不是轻声的丢了声调,该是整体认读音节却只写成了一个声母或韵母让你啼笑皆非。二、认准生字。如果说前面的圈生字是和生字的初次见面,那么注音就好比是和老朋友打招呼了。是否认识,能否叫的出名字就看你会不会注音了。不会的,没关系,从前面课文里找找查查,又是一次学习巩固。 (五)提问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是开放的。培养孩子提问、质疑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唯有创新才有未来,创新型的人才是每个企业和我们这个时代最欠缺的。 “读书、看图、圈字、注音、提问”十个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又好记,又好操作,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操作方法。从检查反馈的信息看,一多半孩子照着这一方法做了,还有部分没有行动起来。 从课堂反馈的效果看,有效的预习,个个有备而来,使孩子们发言更积极,课堂气氛更活跃,以前一节课完不成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都能有效地解决。 不过这种预习对生字的学习还是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要想学会生字必须从“音、形、义”三方面要求,圈字注音只是为了会读,对于课后的二类字(横线上汇总的字)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他的形并口头组几个词。比如:熟字加一加,换个偏旁、形象记忆、编字谜等等。昨天的课堂上,孩子们识记生字的方法让人拍案叫绝。如:“冬”字想到了上面是天空,下面两点儿是飘着雪花,把“是”分成了日、下、人三个字;“雪”想到了上面一个雨字下面是歪了的山。“一半红一半绿”是“秋”,“三人同日生”是“春”。 课后田字格里的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这些字一般不是本课的,是孩子在课本的前面已接触过的。这些字除了要达到上面的要求外,还必须会写,会一笔一笔排笔顺。目前有些“折”笔个别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一笔写成的概念,把折和前面的笔画分开。如“口日四台去”的“横折、横折钩、和撇折”三个笔画。所以让孩子学会观察也是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能力。观察书上范字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长短,观察个别笔画的变化和异同。比如:同样是撇,有长撇、短撇、竖撇之分,像“禾、天”中三个撇都是不同的。口的第二笔是“横折”不带钩,而“日、四”的第二笔带钩,是“横折钩”。只有让孩子自己学会了观察才能把字写的正确、美观。 有效的预习才能保证有效的课堂,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指导孩子预习的方法也会逐步完善。“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教会孩子学习、预习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习惯,更多的还需家长的配合。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20250108/1/1329308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