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4 08:05:28 阅读:288

学生参与过程:进入情境尝试参与?适应内容踊跃参与?接受鼓励愉快参与?进入游戏加强参与。教师指导过程:情境创设激发参与?降低难度引导参与?鼓励点拨维护参与?知识竞赛强化参与意识

1.情境创设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中职生的年龄决定 “颜色、声音、动作” 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的运用并创设有趣的情境来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起到合理引导的作用。通过情境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参与学习活动,让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探究。

例:以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节笔者针对所学知识点首先为学生讲述数学史上笛卡尔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故事。“曾经有一天,法国有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生病卧床,他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代数方程则是比较抽象的,那么怎么才能把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结合起来?满足这个结合的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在他苦苦思索之时,忽然看到屋顶角上一只蜘蛛正在织网,看到蜘蛛一直在上下左右爬行,笛卡尔忽然思路开朗。他认为如果把蜘蛛看做一个点,蜘蛛在蛛网上每个爬行的位置都可以用相应的一组数确定下来。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起点,把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的两条线作为两根数轴,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用这两根数轴上有顺序的两个数来表示。当然,如果任意能给出一组两个有顺序的数也可以在空间中找出对应点与之对应,这也就是坐标系的雏形。”通过讲述这个故事,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在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的同时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2.降低学习知识点的难度,引导学生便于参与

在中职院校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存在,同时也是中职生的薄弱环节之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认为,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身并不难,但是却超过了学生掌握的难度,例如学生对公式就容易发生混淆与遗忘。一般中职学生对数学的接受能力往往比较差,在公式教学中这种遗忘与混淆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笔者认为应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减少每节课所教授公式等知识点的数量),以方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二倍角公式的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二倍角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准确学习并熟练应用sin 2a、cos 2a、tan 2a的相应公式。sin 2a、cos 2a、tan 2a公式的推导全部是两角和公式中的β改成a就可以直接得出的。因此在该公式的教学步骤中,教师首先会先将这三个公式一次性教授并进行相关练习,这就直接导致了接受能力比较差的中职学生很难一次性理解性记住并灵活运用。笔者认为对于该部分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将内容进行分解教授于学生(一节课只介绍sin 2a = 2 sina cosa一个公式),在有效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的同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公式并灵活运用(课堂上就开始充分练习有关sin 2a的各类题型,及时消化吸收),也有效避免了混淆问题的发生(下节课再学习cos 2a公式的相关内容并练习,学生在有基础的同时更容易接受且学习过程不容易出现问题)。

3.适时鼓励学生,维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相关的学习时,即使本身有能力学好也会放弃。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同样如此,即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但是学生自身如果都否定自己,那么学生是不能自主的去参与到学习中的。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的同时还应该运用鼓励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中职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后进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笔者以朋友的身份是最适合与学生沟通的,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结合学生错误情况与问题的了解来帮助学生。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对待中职生应该采用多认可、多鼓励、多表扬的态度,在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降到最低的环境中缓解后进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真正为中职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维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a/1/1306022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