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对村里(社区)的管理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2 23:50:45 阅读:524

农村社区建设较之城市社区创建, 存在不少问题:

1. 对农村社区建设认识不足, 社会共同参与意识有待完善和提高。

农村社区建设处在探索阶段, 是一个新事物, 有的地方适应, 有的地方不适应, 乡镇党政领导主要重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对农村社区重视程度不够, 对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 建农村社区干什么? 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的关系是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题知之甚少。

2. 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不足, 缺少经费, 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 运行成本较大, 后劲不足。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农民纯收入不高, 而有的农村又没有工业和企业, 不可能拿出钱来发展公益事业。农村的公共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比如办学校、修道路, 农村的医疗卫生等。农村是经济的原始区, 农业是弱质产业, 农村参加社区的热情并不高。缺少经济来源, 社区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资金的不足是社区开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障碍。社区办的公益事业, 资金由上级拨付和群众自筹。如果丧失这两部分资金, 社区工作就难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社区工作的开展取决于上级有关组织单位给钱的多少, 而政府支持的经费往往投放是有重点的。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很大, 仅靠地方和部门的投入是不够的, 更需要国家的支持。首先是增加资金投入; 其次是把国家对三农的投入, 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村里现有的资源及其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整合起来, 形成投入优势。

3. 社区建设以党政有关部门推动为主, 村民参与不足, 缺少社区发展内驱力。

从当前的状况看, 社区建设宣传工作不到位, 居民对社区建设认识不清,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自治组织是个什么机构, 对其成立的目的、工作的职责不了解。社区自治组织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以群众自发自愿为主参与社区建设的群众组织, 如果农民都积极参加, 将会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实是农村居民绝大多数人没有兴趣和心思去从事社区服务工作, 特别是社区自治组织, 认为又要做工作, 又没有劳动报酬。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农民自愿掏钱发展社区, 提高社区服务和生活质量的水平, 因而社区建设主要由政府组织由上到下的推动。在当前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 不可能有很多农民参加社区自治组织, 因而, 政府在推动社区建设中就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4. 村民缺少民主自治意识, 对社区政治表现出冷漠。

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 绝大部分村民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民主管理, 对选举表现出一种被动和无所谓。当前的村级管理、社会管理往往是松散无力的,农村村民自治也有较大的问题。在社区自治组织成立的过程中, 各县民政局、乡镇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支持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如果仅仅村民自己筹备社区, 在经济薄弱的农村地区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小规模分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造成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 农民的政治民主权利意识相对较弱, 习惯于传统的集权和统一的指导, 加上经济的落后, 农民对政府和社会的依赖性较强, 只要上级的有关政府能给村庄带来利益, 大家就乐于做些事情。由于血缘关系, 人情、道德、自我保护意识的存在, 权威在当前农村是一种较大的社会势力, 村级政治往往与宗族势力范围重合, 村治受到宗族势力的掣肘, 一些历任村干部选举的人员, 都以大姓家族的人为主, 排外意识较强, 以大欺小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 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有的甚至被地方恶势力把持。村两委领导班子把握全局、促进发展、协调利益、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差。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远没有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些农村的基层干部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对农民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缺乏应有的尊重, 不文明行政、不文明执法的行为时有发生, 个别地方还存在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真正发挥社区在村民自治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5. 个别地区党政组织对社区建设管理越位和错位, 没有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社区干部一般都是由乡村上层领导选定, 不是由村民自己自愿选举或推举。当然, 这与村民的素质、观念有关, 但更主要的是权力对社区建设的操纵。村支部和村委对社区自治组织的指导, 很容易变成领导, 这样社区自治组织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a/1/130854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