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有效教学(摘记五)——崔允漷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6 20:20:17 阅读:526

★ 显示行为是教师以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为主的行为,依照使用手段的不同,它主要有语言显示、文字显示、声像显示和动作示范四种

一、讲述

★ 讲述是指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与解释知识,并史学生理解的行为。从信息传播方向上看,讲述具有单向性。

(一)讲述的功能与表现形式

一是说明是什么货怎样做,使人明白、理解某个概念、观念、程序或规则。

二是解释为什么。如分析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影响讲述的主要因素

1.言语表达的外在形式:语音、语速、语流

2.用词是否恰当(用词的精确性与模糊性、专业术语使用的时机)

3.讲述内容的组织性与逻辑性

(三)讲述的运用策略

1.语音准确、词语恰当、语流连贯、语速适中

2.依据讲述内容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整体——部分关系、序列关系、相关关系、比较关系)

3.运用“规则——例证——规则”程式

4.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

5.适时运用肢体语言

二、板书

(一)板书的功能与表现形式

第一、向学生提供刺激视觉通道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二、呈现学习内容的要点或结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为识记、保持、在先学习内容提供线索,有助于巩固记忆。

★ 影响板书的主要因素:

1.板书的布局。据研究,人们对处于不同位置的观察频度是不同的,对于左上内容的观察频度最高,其次是左下,右下最低。

2.板书形式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教师能否恰当选择板书形式取决于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程度、对教学内容和各种板书形式的把握程度。

3.板书的适时性。有研究认为,教师是根据中下水平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思维活动跨度和教学节奏的。

(三)板书的运用策略

1.在课前应预先设计好板书(板书形式应与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板书内容要重点突出;板书语言要准确、简洁;板书的布局要合理)

2.在课堂上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反应

3.板书的字迹应清晰、醒目

4.板书时应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5.不要连续长时间板书

三、声像显示

(一)声像显示功能与表现形式

★ 声像呈示是教师利用各种声像媒体呈现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学习与建构知识的行为。

★ 声像呈示与讲述、板书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

首先,拓展学生认识世界的时空广度,启发学生的想象。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 声像呈现主要五种表现形式:(1)视觉媒体呈现(2)听觉媒体呈现(3)视听觉媒体呈现(5)计算机多媒体呈现

(二)影响声像呈现的主要因素

1. 感官通道的利用程度。据研究,通过听觉学习材料,3小时后保持率为60%,3天后保持率为15%;仅通过视觉学习材料,3小时后保持率为70%,3天后保持率为40%;而视觉、听觉并用时,3小时后保持率上升至90%。3天后,保持率上升至75%。

2. 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信息的选择能力、视觉材料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对绘画中所运用的视图规则的理解能力。

3. 教学媒体的特性。视觉材料的逼真程度,据研究,中等程度的逼真程度才是最佳的。

4. 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声像媒体。

四、动作示范

★ 动作示范是教师通过示范特定动作或操作,提供给学生模仿,是学生学会相应动作技能的行为。

(一)动作示范的功能:

★ 主要功能: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特定的动作技能和操作步骤或程序。

另一个功能:强化学生的身体运动与操作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甚至需要高阶思维。

(二)影响动作示范的主要因素

1.学生对作业目标的明确程度

2.动作技能或操作学习的学习策略

3.学生对示范动作或操作的注意和理解程度

4.教师示范的速度和信息量

(三)动作示范的运用策略

1.对示范的动作记性操作进行任务分析

2.选择适当的示范方式,创造学习情境

3.按顺序逐一示范分解的动作或操作,同时给予言语讲解

4.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

5.通过重复示范和演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

【感悟】 一堂好课,不仅来自于教师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更体现于教师在课堂中行为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影响一节课的整体效果,从教师的讲述,对知识点的讲解,到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无不展示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但是传统的板书技能始终是课堂中无法代替的一部分,同时书写板书也是考验教师的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好课不仅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根来源于教师如何灵活掌控课堂,将教学行为贯穿于课堂,让教学行为成为专业行为。

一、问答

(一)问答的功能与表现形式

①诱发学生参与教学;②提供联系反馈机会;③启发学生思维;④促进学生课堂练习向测验的迁移

★ 问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质问式和交互式。

● 质问式:教师几乎完全控制着问答的过程和方向,教师可以提问,而学生不能。

● 交互式:教师提出问题请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学生对问答的进程和方向有较多的支配机会。

★  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的区别

● 开放性问题:具有多个恰当答案的问题,会激发一般的、开放性的回应。一般运用开放性问题,设计分析、综合与评价层次的问题。在课堂上,只有20%的问题是开放的。

● 封闭式问题:将回答限定在某一个或很少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只需要回忆某些知识点即可。一般封闭性问题,涉及识记、理解与应用层次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80%属于这类。

● 课堂内容所强调的行为复杂性层次较低时,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的最佳比例为7:3,课堂内容所强调的复杂性层次较高时,两者比应该是6:4.

(二)问答的基本过程

 ☛ 卡兹登(C.B. Cazden)在归纳多项问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链接点”:一是发问(initiation),二是回答(response),三是评价(evaluation)。

★ 本书中归纳问答行为的一般过程,它包含发问(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清晰度;发问次数)、候答、叫答、学生应答、理答等五个环节。

★ 候答是教师等候学生思考和回答。罗(M.B. Rowe)区分了不同的候答时间。

★ 候答时间Ⅰ对于开放问题或高认知水平问题更重要,候答时间Ⅱ对于犹豫的回答或部分问题的回答更重要。一份研究报告建议,对于难度低的问题,应该把候答时间至少增加至3—4秒;对于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应该增加到15秒。

★ 叫答就是教师事宜学生回答问题,其中叫答方式和叫答的范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回答。研究表明,有规则的叫答方式比随机叫答方式教学效果好,因为有规则的叫答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焦虑水平,有利于集中注意,学生也可以提前准备回答的内容。叫答范围越广,教学效果就越好。

★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

★ 探问的方式主要有:

①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②提供回答线索;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

★ 转问:当探问无效时,或为了是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回应,就会出现转问。就是同意问题向另一个学生发问,目的是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问答的运用策略

1.发问策略:①基于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保证高低认知水平问题合理比例;②问题要清晰

2.候答策略:①教师发问之后,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具体情况,候答3-5秒钟,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答案的时间;②薛恒回答之后,教师也要耐心等待,尽可能使候答时间Ⅱ保持在3秒左右。

3.叫答策略:保证每个学生尽量且均等机会,是叫答的基本原则。

4.理答策略:①对于学生迅速而坚定的正确回答,首先要予以肯定;②教师表扬学生应采取慎重态度,并非所有表扬都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讨论

★ 讨论不同于问答的两个主要方面:①讨论的过程是教师与多个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互动;②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或试图解决复杂的、多元的、开放的高层次问题。

★ 与问答相比,讨论的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一,检测或扩展学生所学到的内容,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二,培养人际交流技巧。

第三,改变态度。

第四,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 影响讨论的主要因素

1. 师生的准备情况。讨论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讨论技巧。

2.讨论主题的适切性。讨论主题是引导师生、生生互动的线索。讨论的议题必须是师生问答无法解决的开放性问题,而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3.交流的方式。交流是否开放式影响讨论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非中心化交流网络是指成员之间的就留渠道是开放的,没有被个别中心人物控制。使成员满足自我的表现,会更有效的完成复杂任务。

4.讨论的规则。一个优秀的讨论通常包括六个方面:接受别人的观点影响;赞同“每次只允许一个人说话”;说话要坦率;相信别人具有讨论的潜在知识;给每个人表达的自由;尊重每个成员。

【感悟】 在课堂中,教师提问,课堂讨论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如何掌控问答的时间、方式、及策略运用是需要特别重要的。在教师提问环节,教师对问题的设定,问题难度梯度的设定,引导学生一步步接近问题的答案,进而解决问题。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在把握学生候答时间的同时,要及时对学生回答做以评价,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需要注意对有效问题的把控,让教学成为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 指导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激励和诱导学生学习,二是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咨询、辅导和帮助。

一、自主学习指导

★ 自主学习指导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改善自主学习的动机与策略,达到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目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

★ 自主学习指导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

首先,提供学会怎样学习的机会。

其次,有助于学习策略与行为的迁移。

★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发生的阶段,自主学习指导有四种表现形式:激发学习动机的指导、目标设置能力的指导、学习时间管理的指导、学习结果评价的指导。

★ 影响自主学习指导的主要因素:

1.教材的内容与组织

2.学生对元认知的运用程度

3.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教师的角色意识

二、合作学习指导

☛ 根据合作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R. T. Johnson & D. W. Johnson)的观点。合作学习应具备五项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互动、个体责任、人际交往和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小组自评。

★ 合作学习指导的功能 :

第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提升自信心。

第二,有助于学生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成长与发展。

第三,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 依据合作学习的不同组织方式,合作学习的指导主要表现为三种典型的合作学习方法:学生小组——成就分配法(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共同学习法(learning together)、小组调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

★ 按照合作学习所花费的教学时间不同,教师的指导又可分为对教学环节的合作指导学习和对整节课的合作指导学习。

★  影响合作学习指导的因素 :

1.分组与人员构成。近期研究表明,异质学生构成的团队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自尊和成就,异质小组相对于同质小组而言,更有助于学生通过合作来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的性质。

★ 有学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含有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表现等因素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

★ 还有研究表明,当学习目标非常重要时,学习任务复杂或抽象时,问题有待解决时,要想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时,希望学生能够牢记所学知识时,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成为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时,都应该使用合作学习方法。

3.合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4.物理环境的安排。

三、探究学习指导

★ 探究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 它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如果说自主学习强调独立性与自主性、合作学习关注互动性与交往性,那么探究学习则体现了问题性和探索性。探究学习往往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小组探究时,又需要学生之间展开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总是以探究为目的的。

★ 与合作学习指导相比,探究学习指导体现出的功能:

第一,有助于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第二,发展学生提出、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斯的科学态度。

★ 探究学习指导的表现形式:

(1)根据不同课程形态的探究学习,教师指导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①对学科课程中探究学习的指导;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探究学习的指导。

(2)依据学生探究的内容不同,探究学习的指导又可分为:①课题研究的指导;②项目(活动)设计的指导。

★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

(3)由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不同组合,教师对其指导有表现为小组合作探究指导和独立探究指导。

★ 影响探究学习指导的主要因素:

1.课程的形态和学科的性质。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

2.问题的类型。斯滕伯格(R. J.  Sternberg)把学生面临的问题分为结构良好的和结构不良的两类问题。

3.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思维水平。

【感悟】 指导行为包含两层含义,激励和诱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供给学生帮助,咨询和辅导。在教学指导行为中,不仅包含教师的指导,还包含学生的自学指导,而在自主指导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则与以往不同,教师的角色主要是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驾驶只是介入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旁指导学习,更多是学要学生自己理解学习,自主学习。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a/1/1315196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