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梅林戏历史沿革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9 23:16:35 阅读:522

梅林戏,源于宋朝,因形成于泰宁县朱口乡梅林村而得名,主要流行于泰宁及周边的三明、明溪、将乐等地。该戏系在宋朝时,泰宁状元邹应龙在任礼部尚书时,为丰富民间文化,特挑选家乡乡民赴京都学习宫廷舞蹈与娱乐文化。返乡后,将所学知识与当地傩舞、跳神、道教文化等元素融合,创编土戏。土戏在清朝乾隆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徽调的传入下,土戏得到升华。

其中,一富寡妇周氏在寿辰时邀请徽戏,被其系统的全面性所吸引,遂筹款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艺人传艺,使徽调与土戏交相辉映,内容日益丰富。由于传艺地在梅林,于是起名梅林戏。自此,土戏被梅林戏取代,并迅速发展。当时流传的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扛到段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描绘出当时福建泰宁人对戏剧的热爱与梅林戏的蓬勃景象。

明末清初,梅林村盛行一种道士腔的演唱活动。有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冬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塅中央。搭起土台子,唱到大天光。梅林戏”这种土腔,仅有锣鼓伴奏。

清乾隆、嘉庆年间,徽调传入梅林村。据传,当时村中一位富有的周姓寡妇,在其50岁寿辰时邀请徽班祝寿,引起村民极大兴趣。周氏决定自办戏班,招收本村子弟入班,每逢节日在梅林地区演出。徽调从此扎根,并吸收当地摩郎腔等民间艺术,被称为“土戏”。早期梅林戏属半农半艺性质,又称“四季班”,全班有14人,角色分“三生、四旦、三花脸”,合称“十个子弟”。戏班除在本村演出外,还常在附近乡镇巡回。后来将乐县、明溪县等村也相继成立“四季班”。

梅林戏于清末民国初达到兴盛时期。梅林村业余“四季班”改用当地“土官话”演唱,唱腔进一步结合地方民歌小调,更加凸显地方特色。此时,由艾其言与吴胜筹资建立第一个专业戏班“福庆班”,角色行当从“十个子弟”发展至“五门十七行头”。民国初年,艾火贤办职业戏班,自任班主,名为“火贤班”,演出传统剧目如《飞龙带》、《蓝腰带》等。同时,戏班还前往建宁、宁化、将乐、明溪、邵武、光泽等地及江西省的黎川、广昌、石城等地演出。在与江西赣剧及京剧等剧种的交流中,吸收传统剧目及表演艺术。

1960年,泰宁县成立梅林戏剧团,参加省青年演员会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解散,剧本、服装、道具等遭受焚毁。1979年恢复建制,加强剧目建设,新编历史剧《贬官记》在省第18届戏剧会演中获奖。1992年6月,参加在泉州举行的全国“天下第一团”(南方片)演出,荣获大戏优秀剧目奖。1995年,《贬官记》又获省首届百花文艺奖。据统计,1995年上演的《贬官记》等14个剧目共演出202场。1996年,在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上,泰宁县梅林戏剧团演出的《关公怒》获剧目、导演等奖项。同年2月29日,在泰宁县宣传文化“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表彰大会上,梅林戏《金湖之恋》受到表彰。

梅林戏剧团被誉为全国“天下第一团”,梅林戏俗称“泰宁大戏”,流行于闽赣边陲。相传清乾隆年间,由徽班传至闽而形成的一种乡土戏。泰宁县朱口的梅林有一寡妇周氏,家境豪富。她过生日时邀请浙江徽班来家连演数日戏祝寿。周氏为能常看到戏,筹款聘请徽班艺人传授家乡子弟。自此,梅林人以学戏为乐,每逢子弟学戏出师登台演出,亲友便送礼恭贺。在梅林及附近乡村,人人都能唱几段“土戏”。当时流传的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铛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坪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描绘出梅林戏朴实、粗犷的艺术风格。

梅林戏历经风雨,经受艰苦磨砺,又沐浴改革春风,更加飘香万里。梅林戏作为旅游新兴城市的文化瑰宝,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泰宁的文化友好使者。1992年,该团创作的《贬官记》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国家文化部优秀剧目、编剧、演员三项大奖。该剧录像带被送到台湾展播,倍受青睐。现仍坚持创作、演出,戏足遍及全国五省20多个市、县,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文艺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姿的光辉。

扩展资料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粗犷,唱做念打都具有鲜明个性。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a/1/284846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