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心理学中,认知过程指人脑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对象的性质及对象间关系的过程。
赫伯特·西蒙认为,人类认知有3种基本过程:
(1)问题解决:采用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和计划过程法。
(2)模式识别能力:人要建立事物的模式,就必须认识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等同关系、连续关系等。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就可构成模式。
(3)学习:学习就是获取信息并将其贮存起来,便于以后使用。学习有不同的形式,如辨别学习、阅读、理解、范例学习等。
采用形式
1、感觉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至脑的相应部位,便产生感觉。
它分为两大类:
(1)外部感觉,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指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等。感觉不仅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开端和来源,而且也是人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2、知觉
知觉是指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或各个部分的综合反映。感觉提供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个别部分的信息,而知觉则把这些分散、片断的信息结合起来,形成事物的完整映象。一般说来,感觉的材料愈丰富和精确,知觉映象也愈完整和正确。
知觉不是感觉材料简单的堆砌,而是按照一定关系将这些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只要这些特性或部分的关系不变,知觉映象也不变;关系改变,知觉映象也改变。
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如对物体形状的知觉是视觉和触觉、动觉等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觉过程受到主体以往的知识经验和当前需要、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个别差异。
知觉具有四种基本特性,即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知觉有不同的分类,按哪种感觉器官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而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
按知觉对象的不同性质,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按知觉过程与主观意识联系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无意知觉和有意知觉(观察)。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a/1/7055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31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30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29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29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20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19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18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17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16职业培训
2024-11-27 02:39:15职业培训
2024-12-28 00:37职业培训
2024-11-30 16:28职业培训
2024-12-18 20:17职业培训
2024-12-15 14:59职业培训
2024-12-28 08:56职业培训
2024-11-29 21:58职业培训
2024-12-15 16:10职业培训
2024-11-28 14:25职业培训
2025-01-06 05:44职业培训
2024-12-11 19:53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