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望岳如何围绕诗眼安排的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7 14:51:54 阅读:921

杜甫《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三首。此首望东岳泰山,写于杜甫青年时期,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朝气。全诗围绕“望岳”二字,远望、近望、凝望、俯望,描写泰山雄伟磅礴之气象,抒发诗人勇攀绝顶、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首句“岱宗夫如何?”以揣摹、惊叹之情写出初次望见泰山的惊喜。 “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独出心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钟”字写大自然之有情,“割”字绘山势之高大。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以山中云气和归鸟描绘细望之景。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写出了泰山之雄伟,也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咏华山一首,虽同样雄伟,却在失意心境下创作,反映出杜甫中年宦途艰辛、报国无门的心情。诗中“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表达愿望难以实现,如同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则描绘了望岳时的盘算,以自我安慰。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表现了杜甫自感理想无法实现的失意徬徨。

咏衡山一首写于杜甫晚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全篇表现出一种典赡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觉,流露出杜甫忠君爱国的情怀。通过三首《望岳》的寄意不同,可以看出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变化。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无论是青年时期的光芒四射、积极进取,还是中年失意、动极思静,以及晚年内敛安命、与人为善,杜甫的思想转变轨迹在这些诗中得以体现。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不仅概括了盛唐时代精神,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启示。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b/1/114513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