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来的,语义和语法系统虽有变化,但古汉语的许多现象多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感,如果把古今打通,激活学生沉淀在大脑中的不清晰的语感,新的知识和旧的感知结合,学生就不是死记,而是明其理,知其然。这样的学习一定是高效的。举例说明:“金就砺则利”中的“就”,学生都懂“各就各位”、“就近入学”、“你把身子就过来”的意思,但一般不会问自己这里的三个“就”当什么讲,我们把这三个语句和“金就砺则利”中的“就”字比较,学生就能明晓其动词用法。再让学生体会工具书解释的“就”表示“靠近、走近、登上”和句中翻译为:“放上”的关系。这种教法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了,教师明白了词的解释还有语言义和言语义之别,他注意到学生对“就”做动词的用法在语感中是知晓的,所以做了个教学支架,让学生比较古今。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记得牢,再遇到有“就”做动词的古文句子就能推断了。换个角度看,古今贯通了,反过来会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汉语语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词汇。这个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及学生认知的知识三者的融合。古今贯通还适用古代是单音节词,现代做为多音词语中一个语素的词义推断。“对曰”对--对答—答—回答“遂逐齐师”逐—追逐—追—追赶师—军师—军—军队“寒暑易节”易—交易—交—交换“狼亦黠矣”黠—狡黠—狡—狡猾词类活用的各类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有相对应的例子比如使动用法:端正态度、繁荣市场、稳定情绪、安定人心、自圆其说再如:《陈涉世家》中“狐鸣呼曰”“狐”是名词做状语,译成“像狐狸一样”这种现象如果要给学生讲解的话,联系“笔直”“天蓝”这类词的构词法来理解,“笔”在“笔直”里的意思就是“像笔一样”,“天”是“像天一样”。宾语前置等句法现象在成语里也有保留。比较辨异一个词的一个义项古今一致,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在文言中识别它,而要看这个义项和另外的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情况,当另一个义项可以做词单用,并是高频词;而这个义项只能在多音节词中出现,那么它就会是学生认知的难点。当在和别的词组合中,张冠李戴的解释在孤立的语句中似乎也讲得通时,那一定是学生要出错的地方。“等死可乎”就是典型的例子。“等一会”“等车”“你快想办法,别等死”,“等”当等候,等待,是个高频的用法,“等”做“相同”“一样”反不被认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比较辨异(辨别异同)的办法来解决。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b/1/232132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19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18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17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15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07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05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04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03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03职业培训
2024-12-01 14:30:01职业培训
2024-12-05 04:53职业培训
2024-12-17 05:25职业培训
2025-01-05 02:50职业培训
2025-01-05 00:14职业培训
2024-12-31 22:17职业培训
2024-12-01 12:23职业培训
2024-12-17 21:30职业培训
2024-12-05 06:14职业培训
2024-12-21 16:14职业培训
2024-12-02 01:31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