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设备是指用于地质调查的机械、电器、仪器和机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是项目承担单位完成地质调查任务和科研工作的主要劳动手段。它是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应具备2个条件:设备的单位价值为1500元以上;耐用年限为一年以上。《地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的资产。由此可见,两个会计制度对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在单位价值上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设备管理的任务
地质调查设备按照用途可分为钻探机械、坑探机械、动力机械、运输起重设备、金属切割机床、锻压及其其他机修设备;物探仪器、实验设备、测绘仪器、特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等11大类。
设备的技术状态、使用效能、利用程度和费用高低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质量、成本都有直接的影响。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运行和合理更新。简单地说就是做到选好、用好、管好设备。其具体任务:
(1)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的需要,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和适宜地质调查工作需要的技术装备。
(2)建立并组织实施设备的安装、使用、运行、操作、维护保养、修理以及调配、转让、报废处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科学管理。
(3)做好设备改造、更新、换代等工作,以提高设备技术经济效益。
(4)做好设备的资金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验收、登记、保管、封存、统计报告等各项制度。
对地质调查项目的设备进行管理,就是按照优化原则对项目设备进行选择、合理使用与适时更新。正确选择机械设备,保证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设备闲置、损坏,提高使用效率。
二、设备的选择
设备的合理选择是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其原则是:切合需要,实际可能,经济合理。设备的选择有综合评分法、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界限使用时间判断法和等值成本法等。
1.综合评分法
若有多种设备的技术性能都能满足项目需要,则应对各种设备进行综合比较,以作出最佳的选择。比较的方法就是综合考虑各种设备的主要特性,如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使用费和维修费、能源消耗量、所需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数、安全性、稳定性运输、安装和操作的难易程度和灵活性、设备的完好程度和维修的难易程度、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对每种设备根据上述特性评分,评分方法有简单评分法和加权评分法。
简单评分法:按照一定的评分规则,对每种设备的各个特性分别评分,求出各自总分,总分最高者即为所选择的设备。
加权评分法:设备的各个特性的重要程度可能并不相同,而简单评分法,是按各个特性的程度都相同来考虑的,这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加权评分法考虑了各特性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不同的特性赋予不同的权重,使综合评分法更具科学性。
例如:有4台钻探设备的技术性能均可满足某个矿产资源评价项目的需要,在选择时综合考虑设备的10个特性,根据每个特性的重要程度给予不同的权重。组织相关人员对每台设备进行评分,根据分数高低选择设备(表10-1)。
表10-1 综合加权评分表
2.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设备所耗费用进行比较选择。设备耗费可分为两类,即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是随着设备工作时间而变化,如操作人员的工资、燃料动力费、修理费、直接材料费等;固定费用是按一定的项目工期分摊的费用,如提取的折旧费及大修理费、固定资产占用费等。用这两类费用计算单位工程量成本,单位工程量成本低的设备即为选择对象。
单位工程量成本计算公式: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式中:Cμ——单位工程量成本;R——操作时间固定费用;P——单位时间操作费;X——操作时间;Q——单位时间产量。
例如:挖掘机A和B均能满足项目需要,A机的月固定费为7000元,每小时操作费是30.8元,每小时产量为45m3;B机的月固定费用是8400元,每小时操作费是28元,每小时产量是50 m3。预计每月使用时间是130h,采用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选择挖掘机。
解:分别计算A、B两机的单位工程量成本: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B机。
3.界限使用时间判断法
单位工程量成本受时间的制约,若计算出两种机械单位工程量成本相等时的使用时间,并根据该时间进行选择,则会更简单,也更可靠,这种方法就称之为界限使用时间判断法。
4.等值成本法
如设备在项目中使用时间较长,且涉及到购置费用,则在选择设备时往往涉及到设备原值(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等问题,这时可采用等值成本法进行选择。等值成本法,又称折算费用法,是通过计算折算费用,进行比较选择,低者为优。
三、设备的使用
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应做到合理使用设备并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设备的合理使用主要通过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实现。如人机固定,实行设备使用、保养责任制;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实行操作证制度;建立设备档案,实行设备档案制度;合理组织设备的调配,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单机效率;综合利用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创造设备良好工作环境,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为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应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设备的保养分为例行保养和强制保养。例行保养属于正常使用管理工作,不占设备的运转时间,由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间隙进行;包括:保持设备的清洁,检查运转状况,防止设备腐蚀,按技术要求润滑等;强制保养是指每隔一定的周期所进行的停机保养。
设备的维修是指对设备的自然耗损进行的修复,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修复,排除设备运行的故障等。设备的维修分为大修、中修和零星小修。大修是对设备所进行的全面的解体检查修理,以保证各零部件质量和配合要求,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恢复可靠性和精度等工作性能,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中修是指在大修间隔期间对少数总成进行大修的一次性平衡修理,对其他不进行大修的总成只执行检查保养;零星小修是指临时安排的修理,其目的是消除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突然故障、个别零部件损害,或一般事故性损害等问题,一般与保养相结合,不列入修理计划之中。
四、设备的改造更新
1.设备的改造
设备改造,是指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革,把科学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现有设备中,以改善设备的性能,提高设备的精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改造实质上是设备的局部更新,是一种花钱少,见效快,最为经济实效的方法。
设备改造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必须充分地考虑其改造的必要性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可能性,需要有全面规划和相应的具体措施,才能见效。
2.设备的更新
设备更新是指以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设备,代替在物质上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效益。换句话说,就是以新设备代替旧设备。设备的寿命有3种: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或称物质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技术寿命,或称有效寿命,是指设备投入使用后,由于无形磨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自然寿命虽未结束就被淘汰的时间。
(3)经济寿命,是指设备的使用费用(能源消耗费、维护保养费、修理费等)的多少来决定设备的寿命。
3.设备更新的时机选择
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就是选择设备的最佳更换期。通常以哪一年的平均使用费用为最低,以此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期(亦即设备的经济寿命年)。一般采用“面值法”。其计算公式: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设备更新期的选择还可从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中来考虑:
第一,使用旧设备所得小于或等于所失,即企业无利可图之时。
第二,对设备进行局部更新和技术改造也不能得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之时;
第三,设备的大修费用接近、等于或大于购置一台新型设备之时。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b/1/76858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24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23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22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21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21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20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19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19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17职业培训
2024-12-18 16:03:09职业培训
2024-11-26 01:29职业培训
2024-12-16 05:22职业培训
2024-12-16 05:23职业培训
2024-11-26 08:04职业培训
2024-12-21 22:19职业培训
2025-01-05 18:21职业培训
2025-01-01 01:39职业培训
2024-11-29 20:00职业培训
2024-12-08 11:06职业培训
2024-12-05 19:06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