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平遥城隍庙属于哪里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29 06:56:37 阅读:420

临街庙门之外,是寺庙标志性建筑--高大的木结构牌楼,为四柱三门十一踩斗拱规制的歇山顶建筑。牌匾额书"城隍庙"三字,系当地著名书法家赵望进先生之笔。背面楷书"威灵百里"四大金字,配有青石狮和拴马柱,柱上题"善游此地心不惭,恶过吾门胆自寒",直接道出了城隍庙宗教文化的主题。

山门廊下正墙书"善恶报应"四个硕大楷书,增加了森严肃穆的气氛。山门两侧下塑有相对而立的神马两匹,精神抖擞,有马童挽牵,传说为城隍爷出巡城廓时的坐骑。而在山门廊下东西两墙绘有守门神"神荼、郁垒"的巨大画像,坚甲利刃,相当威风。在城隍庙的第二进院落两棵三百多岁的老槐立于院心。古朴苍天,枝繁叶茂。

前院正面是戏楼背面,但由于戏楼为回廊式重檐歇山顶结构,戏楼背墙两侧各开六角窗一个,中间为悬山式街门楼,门楼往里可经戏楼下的甬道通达正院。再同左右钟鼓楼下的两便门相匹配,形成了一道"仪门",同县衙之仪门相对应。其建筑设计匠心别具,建筑艺术古朴典雅,使游人回味无穷。

由于古时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所以戏台两侧的钟鼓楼则应证了这道教晨钟暮鼓习俗,同佛教是一致的。早上敲钟、傍晚击鼓,同时也打破僧尼、道人孤单寂莫的生活。钟楼背面门匾"异姓同乐",其含义是针对"灶君庙"而言的,百姓每家每户都供奉灶王爷,虽姓氏千差万别,但祈求灶神保佑的心理是一样的。因此讲异姓同乐。而又有人对这四个字做了如下解释,中国有百家姓,无论您姓何名谁,有机会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聊侃谈天说地同样很开心很快乐,岂不是"异姓同乐"?

在鼓楼背面门匾书"钱同人性",则是针对财神庙而言。无论以前的铜币还是现在的纸币,都有两个面,当然钱也是有两面性的,有人用钱修桥铺路流芳百世,而又有些人用钱胡作非为,遗臭万年,因而"钱通人性"四字一语点破了钱对人类巨大的吸引力。

而在城隍庙大戏楼背面书"敢入"二字,为清代我国著名书法家傅山老先生亲迹,入字写得颇有风采,形似"刀"字,入字头上一把刀,可谓对所有人提出了严厉质问"敢入"吗?可谓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自不惊,善者坦然而入,恶者忐忑不安,犹豫不定"我敢入吗?"相信各位为正义之士,一同进入。

通过戏楼的甬道出来之时现所观之城隍庙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中轴线建城隍献殿,大殿及后院城隍神的二堂寝宫,同献殿并行东建灶君庙、西建财神庙。三庙左右毗连,贯通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谓达到了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如此规制完整,规模宏伟壮观,诸神同受香火的城隍庙迄今全国罕见,仅此一处。

三庙合一是偶然形成还是另有评论呢?具专家分析这种结构配置完全合乎明清两代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和生活规律。当时虽然经济发达,国家强盛,但在战乱频频的环境之下,百姓多么希望社会安宁,居家和睦,而他们只能把心中所想所愿寄托于神灵保佑,便产生了诸多备受依赖的神祗。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身体即革命本钱,所以先解决吃喝温饱,而后求得安居乐业,健康平安,最后找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朝更新的生活挑战,因此我们先去参观灶王庙,之后求城隍保平安,最后落脚财神庙,很显然有一定的逻辑规律性。

位于钟楼北侧的耳房供奉着知名度相当高的鬼王钟馗,钟馗原本为终南山一秀才,在唐德宗年间进京赶考,不幸是赶考路途中被一小鬼破相变成了丑陋不堪的面貌,而当时钟馗大胆发挥一气呵成,中了头名状元。但唐德宗以貌取人把钟馗逐出金殿,一时想不开撞柱身亡。后来有一天晚上德宗梦见一个相貌及其丑陋的人长相酷似钟馗挥刀舞剑和小鬼搏斗,醒后德宗命人把梦中钟馗打鬼形象绘于纸上悬于墙壁用来避邪驱鬼,钟馗到了阴间后被玉帝封为"驱魔帝君"。

提起《钟馗姐妹》的故事可谓流传盛广,待钟馗死去之后其好友杜平把他好生安葬,为表感激托梦于妹嫁给杜平。一般在山西一带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之时都会把钟馗斩鬼的画像贴于各户大门东南角,以表吉利。

在衙署中上至中央下至州府均设其职司机构六部房吏、户、礼、兵、刑、工,当然城隍庙中也设一职司机构六曹府。进入第一殿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尊无常形象,手拿勾魂铁链索取人的魂魄,真叫凶神恶煞。砖台上的一系列刑法更为惨不忍睹,令人不寒而栗。

灶君庙主要奉祀灶王爷,灶王神是我国神祗中流传甚广,倍受人们尊敬和依赖的最多的神祗之一。不过很少有人供灶王奶奶的,通常只有灶王爷一人守关。其实灶君最初为女性,道家庄子曾这样描述灶王爷的形象"其形如美女,着赤衣,且有发髻"。到汉代以后才成为男性化的样子。关于灶王的传说在中国广大地区流传甚多。相传灶王爷原为天宫中玉帝神厨,取名宋无忌。灶王奶是百花仙子中一位丁香仙子,取名郭丁香。有一天于天庭,-对对联,丁香仙子首出上联"水、冷、酒,一点两点0",宋无忌苦心冥想三天三夜未能接出下联,他觉得自己败于一个女流之辈,深感失脸面,便撞南墙而死,转世到人间当了一名了不起的厨师。当玉帝得知丁香闯祸触犯了天条,便把她贬下界来且十分巧妙地安排其与宋无忌结合。

殊不知郭丁香的烹饪技艺相当高,俩人开的那家小饭馆生意越做越火,不出一个年头已成响当当的有钱人。开个玩笑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只是比较偏面的说法,恰恰宋无忌有了钱之后还纳了一妾和郭丁香分灶吃饭,谁不知此女子只是看中了宋无忌口袋里的钱,哄诱之下钱一挥而光便逃之夭夭,从此宋无忌沦落为一街头乞丐,此时的他十分懊悔当初的所做所为,思念前妻之情油然而生。有一天乞讨之日正好碰到了前妻风风火火的大饭馆,俩人相对无语,但彼此心知肚明,郭丁香予其满满一碗饭,饭后宋无忌深感愧疚无脸再面对郭丁香,便一头栽进了灶膛,把脸涂成了黑色。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留意到院中铸铁香炉上题"灶君庙"三个字。而根据此传说,灶王爷的确当过黑脸神厨,后来随着中国-的发明,道人用头炼丹企图长生不老等一系列有关火的历史,才渐渐演化为"灶"字,它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相传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之时灶王爷上天庭向玉帝汇报工作,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奉上麻糖祭奉灶神。首先以粘糊灶君之嘴,免得他乱说乱道,其二则因麻糖很甜,使得灶神吃饱喝足后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除夕之夜各户人家还燃放鞭炮,为的是把灶王爷从天宫接下来同百姓一起迎接新年的来临。通过这些活动无不表现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

城隍庙的献殿,故名思义供香客上香、叩拜许愿、进献物品的大殿。从建筑角度讲,献殿所使用的是古建屋顶等级第二的歇山顶,还使用了抱厦的样式,给人视觉美。我们通过其柱鼓石能推知建筑年代。宋元以前柱基不得露于地面,元未明初逐渐高出一酬,尤其到了清代,柱础以上有柱鼓石,不仅起坚固作用,其装饰成分大大超过原本的用途,加上鼓石上的雕刻也日益丰富多彩。(南方水土较温,为防柱腐蚀鼓石离地面很高,北方地区则无须担忧这一点,更多的是美观效果)。鼓石上所雕葡萄,寓意多子多福,鹿与仙鹤松树,取谐音六合通顺,这一系列吉祥饰物,无不体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但建筑的稳固除了扎实的根基外,挂落也起了一臂之力,大家请抬头,两柱头之间的木雕称为挂落,而柱头两端的木雕为雀替。挂落和雀替都起到三角架的固定作用。此挂落的主题是二龙戏珠。珠子在民间视作吉祥珠,在宫中象征皇权,且两龙一条代表天帝,一条龙代表皇帝,寓意皇帝的权利是神赐予的,因此二龙戏珠象征皇权至上,至高无上之意。

站于献殿两旁,摆放的是民间活动城隍出巡所用的执司,更为整座庙宇增添了威严庄重的气氛,而殿梁上有五对木勾,均为挂匾之用,曾挂满了百姓还愿之匾,但文革期间被毁或盗卖一空。额枋上描绘二十四孝图,在此不做详细解说,诸如卧冰求鲤等。东西山墙描绘有关仁义礼信及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配的诗有杜牧的《遣怀》、吕洞宾的《文契理》、李白《山中问答》、苏轼的《东栏梨花》等等。

拥有平安,才会拥有一切,平安是各种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请大家都为他敬柱香,为全家祈回平安,相信在您的真诚求拜下,城隍一定会满足大家的种种需求。

城隍正襟危坐,面目严肃,红脸判官与勾魂小鬼肃立身旁,随时听后差遣,赏善与罚恶判官一语点破本庙一直以来贯穿的主线"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

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对城隍最初来历说法不尽相同,宋以后,许多地方形成了以奉祀过世英雄,或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为城隍,例如北京城隍是文天祥、杨椒山、上海城隍先后出现过汉代大将霍光、河北人氏秦裕伯、爱国将领陈化成、会稽城隍庞玉,南宁桂林城隍为苏缄。

古人认为:"有水环护的城池为城,无水环护的城池为隍"、"水则城也,庸则隍也"。古人认为,凡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城池与人生活密切相关,当然也应有个城神来护佑百姓,于是产生了城隍,其构成了双重防御体系,即早期的沟渠神,《礼记·封禅书》中记有天子大腊八的说法,早在周代就已成典制,八蜡分别是先啬、司啬、农、邮表辍、猫虎、火、水庸、昆虫,水庸即早期的城隍。

五代十国时期,唐末藩镇割据形成各霸一方的混战局面,使人们对城隍的崇拜有所升级,明代以后朱元璋对城隍封官进爵,京都为承天鉴国同民升福明灵王,府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州为鉴察司民城隍灵佑侯,县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佰,官值四品,高出七品知县。如果县令遇棘手之案还来后庙上香叩拜,希望城隍给其指点迷津。

两山墙壁画初绘于明代,重描于清,文革期间被涂厚厚一层白灰。这幅壁画则是洗掉白灰后的原迹,没有再重新描,从此反映明清两代平遥生产的颜料相当不错,所采用从天然矿物质年提炼出的石色,加讷和桐油与鱼鳔胶已深深渗入墙体,不易褪色。整幅画属工笔淡彩,场景宏观气势磅礴,小鬼执呜锣清道旗走于最前方,四个冤魂跪于路的石头后,虽个个衣衫褴褛,但近前细细观察,方可看出四冤魂面目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就好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一样,他们十分希冀神灵为自己伸冤做主,使其及早投胎转世。

其实当时绘画师把自己为民抱不平,对世态的愤满、对-的嘲讽通过壁画的形式宣泄而出,百姓的心声您仿佛已经听到了。而城隍无论白天黑夜出巡之时,会不时派两小鬼捉蝙蝠,二鬼一唱一合倾诉世人。分别为城隍出巡是放福于民。

城隍身着黄袍,坐着八抬大轿,脚踩两头狮子浩浩荡荡向前走去。他每年出巡三次,春季清明节、秋七月十五、冬十月初一、时令鬼节。清明出巡意为放鬼,秋季访鬼,冬季把遗留于人间的孤魂野鬼通通收至城隍庙。通过他坐的八抬大轿得知确实高出人间县令,有权管辖七品知县。

据专家考证,此画采取明代一著名绘画师吴伟的竹叶描法,看来线条流畅,刚柔相济,令人视觉舒服,毫无生硬呆板之感。

当时还巧妙利用北墙描绘了《东周列国志》八个故事,有伍子胥微服过昭关、周幽王烽头戏诸侯、介子推守志焚绵山、晏仲平二桃杀三七等。

大殿后墙绘"城隍暗访图",好恶事尽收其眼底,这也是平常所曰"举头三尺有神明。"

清咸丰九年(1859年)庙会失火后,由这位博学之士冀先聘总理其事,辛苦经营五年之久,竣工后由于积劳成疾先逝,众人为其塑像立祠,供于城隍庙中。

通过二街门,进入城隍的内宅。内宅由二常、寝宫、东西厢房组成。细心的你会发现这道门与主殿后墙之门稍错开一寸,根据当地老者讲门对门、口对口难免发生口角,不太吉利,因此要错开一些,并且错开门防止了财气的流出、邪气的侵入。

古时新官上任前一天,须从平遥六城门之上东门(俗称喜门)进入城内,然后去文庙拜祭孔夫子,晚上在城隍内宅的东厢房安歇,首先向城隍担保自己为官清廉,公正执法;其次祈求神灵保佑任职期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第三他还是借神的威信治理百姓。

西厢房是陪同道士所住,现展示古城三大特产之一推光漆器及本庙开过光负有灵气的护身法物,想仔细了解平遥历史文化内涵的不妨买书或带套光盘。

城隍寝宫属上楼下窑式结构,若再连结两厢房,便构成了平遥民居的两大建筑,一为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者住的闺阁,只有辈份最长的方可住窑洞;二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地区最具代表的四合院形式,且屋顶均属单坡,因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难得下一场雨,雨水被认为财运,"肥水怎能流到外人田?"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构造方式。

窑洞分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三种,山西窑洞均为独立式,也就是平地上用砖砌,这种窑洞防火防潮抵御风沙,而且抗地震,并有其一个特殊功能冬暖夏凉,这样砖就形成了天然空调,人住在里头相当安逸舒适。尤其在山西一带才能多见窑。因此他成为了财富的象征,只有有钱人才能修得起砖窑,山西人走西口闯关东。赚了大钱后,一个传统的观念即买房盖屋光宗耀祖。城隍住进了窑洞很显然倍受殊荣,因其在此搞接待审秘案,少不了说情行贿者,所以城隍两旁的判官起辅助,又少不了督察的成分。

东西山墙依然有明代壁画,通过画一旁的题词可知其绘制时间及内容。"大清乾隆岁次四十三年重造,四十坊里男妇善恶生死薄",乾隆四十三年是公元1778年,而坊里即里甲制度是西周时期出现的区域划分制,坊表镇,里表城墙以外的乡村。平遥清代有十个镇、三十个村子。整个壁画存放了平遥人从生至死一生的善恶功过,其立体感十分强烈,当属国内精品。

上楼后可看到城隍与其原配夫人坐于当中,此时的他微微笑着,手执一把折扇,全然一副悠闲自得之样,使人稍有亲切之感。说起城隍纳了一妾纯属偶然:相传他去介休与介休城隍对弈,但双方棋艺都很高,在难分胜负之余,双方商量一,-输嬴,且把各自贴身侍女立为,-注,事后平遥城隍首占上风,但其再三谢绝小妾的馈赠,眼看介休城隍青转阴的脸色才盛情难却带回平遥。为表对介休城隍尊重,把其供于东耳房。每值农历五月二十七庙会之时,介休娘家人还要为其梳洗打扮,这种习俗直至文革以前一直盛行。不过现在庙会时分,介休人都会为其上香叩拜。

站在寝宫楼上可以一饱眼福正殿屋顶的琉璃饰品。琉璃始于西汉,隋唐时期成为一种奢侈的陪葬品,琉璃艺术是我国陶瓷史上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它也是古代烧制工艺的一枝奇葩,虽河南洛阳盛产唐三彩黄、绿、蓝,但明清时期平遥琉璃也绝不比其逊色多少。您看整个屋顶除黄色、绿色瓦片外,均属孔雀蓝,而孔雀蓝的烧制工艺现已失传,本庙能大面积保存下孔雀蓝琉璃瓦可谓难得。

正脊当中构件在建筑学称脊刹。脊刹顶端的葫芦是道教之物,可以承载一切大灾大难,驮葫芦的是两头狮子,整个庙群当中还有大象驮葫芦的琉璃饰品,狮象在佛教中分别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坐骑,道教则把其视为妻和吉祥太平的象征,但通常是狮东象西,体现出封建礼教东尊西卑的礼序,也由此证明封建王朝下权威远远高出和平。历史上有龙生九子无一像龙的说法,正脊两端酷似龙形的为龙之长子鸱吻,龙能吐水因此鸱吻在此起灭火功用,又因工匠在其口中铸一铁丝直通地底,在当时起避雷的作用。最有意思也是最有价值的当数脊刹与吻之间的"仙人走兽",其首先起逢凶化吉的作用;再者瓦片高高在上经受着风雨雪霜的侵袭,时间一长为防止瓦片滑落,所以钉一铁钉牢固起来,但钉子遇水会生锈,可见仙人走兽还起到了防漏防锈的作用;第三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可以象征建筑级别,级别越高走兽个数越多,但最多不能超越十一个,并且走兽只讲求单数。因此本大殿屋顶是五星级品,城隍为四品可拥有五个走兽,三品七个,两品九个,一品十一个,皇宫为十三个。走兽减后不减前,各地均取奇数饰于屋顶正脊或垂脊。在幅原辽阔、历史悠久的大中国,施用琉璃如此豪华讲究的城隍庙仅平遥一处,这些琉璃饰品在阳光照耀下,更显示其独特的风韵,成为中国琉璃装饰中的魂宝。

财神殿供有各大中小城市人们最为信仰的三位财神。正中为求官、求学者所拜的《封神演义》中被妲姬挖心的忠臣比干。比干被姜太公封为文曲星,掌管智慧,而人类必须用智慧的武器打开属于自己的理财求财之门,因此民间视比干为文财神。文财神之东,同样是《封神榜》中人物赵公明,骑一黑虎,按原始天尊的旨意封其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掌管天下万民之财,尊为正财神,为了弥补把他供于偏面的不足,您看匠师巧妙地把其塑造成腰长腿短的形象,俗语有"腰长腿短是贵人"的说法,拜过他的人会时时遇贵人,处处行好运。

提起关公可谓名扬四海妇孺皆知,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运城解州人氏,是三国时期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对刘备讲忠、曹操讲义,因此倍受古往今来的商人崇敬,商人取其忠、义之精神,都以诚信为本,打出旗号,争取更多的买主,并自己严格遵循“忠”、“义”当先的原则活动于生意圈子里。

塑像上端的神龛雕刻精湛,寓意深远,处处体现着喜庆吉祥。神龛内黄花梨木刻,中间一寿字,寿两边有数只蝙蝠,取"蝠"谐音"福",喻为百福捧寿,幻福失降之义。第一层雕刻有桃榴佛手,意为多子、多福、多寿,所谓天赐"三多",接下来刻有琴、棋、书、画,代表一种高雅的知识享受,最后一层则雕刻着草龙图案和向日葵,标志着我们是龙的传人,有着龙的智慧和天天向上的信心。

神龛底端四个莲花垂柱也别有一番趣味。莲花取其"连生贵子"之义,且层层叠叠相刻一起,告诉后人只要大家努力奋斗,认真取财,相信财源会连绵不断,滚滚而来。

殿门后东西两墙窑壁上绘有"八蛮进宝图",为同治七年(1868)作品。图中人物栩栩如生,身着我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古代服装,赶狮骑象,携带各种珍宝面南而行,显然是寓意向皇帝进贡宝物,表现出"大清一统天下"的时代特征,也构筑出各-的气氛。

真武楼位于财神殿上层,供奉着道家的四方神之一玄武大帝,其原名玄武,为避宋代祖先赵玄朗之讳改为真武。玄武是我国道教"四象"神祗之一,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位次于"三清"和"四御"。道教"四象"神各由七位星宿构成,故又统称"二十八宿",玄武由"斗、中、女、虚、危、室、壁"七位星宿组成,此说法又源于古人时星宿的崇拜,喻其形状为龟或蛇盘龟。古代神活中玄武为北方太阴之神,镇北方,主风雨。

在道教对玄武的崇祀中,人们又将其人格化,附会为元始天尊化身,投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腹中,传说从其左腋出生,十五岁时放弃王位继承权,立志学道,入武当山-得道升天,被玉帝封为玄武,镇守北方。对玄武之崇祀,明清代更是隆重有加,前所未有。明代洪武初年,玄武即被列为国祀之典,历代受人顶礼膜拜,墙上壁画即玄武出生修行图。

玄武身旁为侍从周公桃花女,两侧是水火将军,周围是其四大元帅。第一位即三眼灵耀马华光,俗称马王爷,民间奉其为火神,相传他是火之精灵;第二位是玄坊真君赵公明元帅;第三位是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第四位是青面赤发手执玉环的温琼元帅,传说他专司捉妖除怪,护佑百姓。

财神庙的戏台雕刻精湛,建筑考究,虽不及别的戏台高大雄伟、耀眼辉煌,却也庄重古朴、精巧玲珑。戏楼前加歇山抱厦,施五踩米字形斗拱,斗拱边缘雕有龙、凤,百象头形,跃跃欲动。横楹下对称地雕有二龙戏珠,二龙口中各衔龙珠一粒,怒目圆睁好像斗法一样,尤其中屋顶中心所采用的天花为级别最高的藻井装饰,因藻为水中生物,在此幻想能起到灭火的作用,而平遥财神庙戏台更为独特地成了八卦藻井式,俗称"八卦转顶"。藻井为阶梯式窟窿构造,这样可以很好地收拢声音,起到聚音作用;戏台地底下埋了五口大瓮,可以产生共鸣,使戏子声音更为宏亮圆润,产生了极好的音响效果。八卦是道教的典型标志,藻井中八卦图外圈为文王八卦,为周文王姬昌所创立;内圈给有由伏羲氏创立的西河八卦图;中心图案也没有通常八卦图中的"太极两仪",而是古老的"河图洛书",这种装饰别处根本没有,它体现了平遥古代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厚性和久远性。

左右两侧各有五间看楼,供达官贵人、富商豪绅看戏。其西看楼宽、东看楼窄的缘故为看戏都讲究看出场戏,演员从东上场因此人们都挤在西边看,所以西楼比东看楼人更多的多。

土地祠供奉平遥里坊四十位土地,各护一方成为乡村段落的保护神,服饰各异、姿态万千,土地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俗神之一,许多少数民族也信奉土地爷,而我国汉民族数千年来一直以农业为主,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俗语"万物土中生",土地被人类视作"衣食父母",吃穿全靠他恩赐,早在古代宗教组织产生前,人们在祭祀天地山川的宗教活动中,就把土地列入其中了。土地最初是掌管山川效社的社神,社稷礼于土。平遥地方千百年来一直属土葬习俗,民间葬礼中,人死后对土地神"报庙",把院内土地龛用红纸糊上,葬后除去,并在破七挖墓,扫墓前都要先祭土地,俗称"祭后土"。每逢农历五月二十七庙会之时,平遥各村人都要给自己坊里的土地上香叩头,表示对大地母亲的亲情。

同土地祠毗连一小殿供转生婆婆,也就是送子娘娘。道教传说一生行善之人,死后转生来世仍可为人,但转生前先变为婴儿状,由转生婆婆派送生哥哥与送生妹妹一家家送去,然而婴儿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便会变出其狰狞面孔,将婴儿吓到人间,所以每个婴儿降生时都是"呱呱坠地"的。

地址:晋中市平遥县东侧城隍庙街51号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54-5685214

开放时间:

旺季:8:00-18:30;淡季:8:00-17: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平遥古城门票内

古陶镇:古陶镇:平遥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太原盆地南端,东连祁县、北接文水,西邻汾阳,西南与介休接壤,平遥古城南靠沁源,东南与沁县、武乡毗邻。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位于我镇中部,是平遥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强镇之一,南与岳壁乡、段村镇交界,西与中都乡为邻,北与南政乡相连,东与岳壁乡、洪善镇接壤,古陶镇政府驻西城村,管辖东城、西城、南城、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b/1/85656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