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他认为,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有效需求一般总不足,或者说,在通常情况下的有效需求总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原因可以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来分析。其一是心理上的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但出于“预防不测事件”、“养老”、“子女教育”等主客观原因的考虑,人们往往会把增量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结果消费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小于一,从而导致经济体系中消费需求的不足。除非投资需求不断扩大,以弥补边际消费递减所留下的缺口,否则就不可能增加就业量。其二是投资诱导问题。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引诱,投资引诱等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的差额。为什么昵?凯恩斯是这样解释的:“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至少等于利息率时,资本家才肯进行投资,否则,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小于利息率,资本家便不会进行投资,而宁可把资本存放在银行里,以获取较高的利息收入。”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即新增加一个单位资本所预期的利润率。凯恩斯认为在技术装备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社会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是会趋于递减的。资本边际效率为什么会递减呢?凯恩斯认为,当资本家对工厂设备进行新的投资时,他不仅要考虑现有设备的数量,而且还要对将来各个时期的竞争情况、有效需求和政治情况等影响收益的因素,作长期的预测;由于资本家对未来的预测缺乏信心,所以他们所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常常偏低而不稳定。因此,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这一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社会对私人投资的诱惑力愈来愈小,从而使资本家阶级不愿意对社会进行投资,结果出现了社会投资不足的现象。另外,再从利息率方面来看,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货币的供求取决于货币的数量,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货币流动偏好的心理状态。所谓流动偏好,就是指人们对现金的偏好。人们手中如果拥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就可以满足支付各种开支的需要,应付任何意外支出和进行市场投机活动。所以利息率取决于人们的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他认为,如果货币的需求不变,货币的供给增加,利息率就会下降。反之,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的供给不变,利息率就会上升。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引起投资不足,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c/1/9047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37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36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26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25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24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24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23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22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22职业培训
2024-11-27 14:09:12职业培训
2024-12-06 17:14职业培训
2024-12-05 20:35职业培训
2024-12-14 11:54职业培训
2024-12-15 21:22职业培训
2024-11-30 18:39职业培训
2024-12-04 04:28职业培训
2024-12-23 02:12职业培训
2024-12-22 09:28职业培训
2024-11-30 16:46职业培训
2025-01-02 20:30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