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河道水环境现状和治理方式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3 04:11:46 阅读:901

自改革开放以来,庐江县的河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遭受了水质恶化、河道淤积等问题,部分河道甚至出现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为了改善庐江河道的水环境,当地政府已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仍存在水质不达标和内涝隐患等问题。基于对庐江河道水环境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1. 引言

庐江县主要河流隶属于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包括马槽河、金牛河、中塘河等共17条河流。庐江县政府根据治水要求,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如清淤、绿化、截污等,水质得到一定改善。然而,仍存在水质不达标、黑臭现象、富营养化等问题。

2. 河道水环境现状

2.1 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庐江水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多数河道水质为劣V类。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但水质与功能区要求仍有差距,部分河道仍存在黑臭现象和富营养化问题。

2.2 二次污染

部分河道在完成截污后,水质短期内得到改善,但后期出现反弹。未截流污水、降雨径流和非雨季污水混入雨水管道,对已治理河道造成二次污染。

2.3 内涝频发

庐江县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两季雨量集中。尽管建立了水利工程,但城市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不利于防洪排涝。城区排洪内河存在积水和侵占水面现象,防洪能力不足。

3. 对策

3.1 整治不达标水体,保护良好水体

开展网格化污染源调查,细分治理单元,综合采取控源截污、面源污染防治等措施,加大不达标水体和“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水体整治力度,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对良好水体,实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等项目,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

3.2 集中整治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源,防治污染反弹

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化改造。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3.3 严格排水规划管理

规范城市排水行为,实行“雨污分流”,加强管网建设与管理。对老化破损管道或闸阀进行更换,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

3.4 加大资金投入,防治内涝

加大内涝设施投入,建设好同大圩的外河圩堤达标,完善圩内渠系配套管理。更新升级泵站,提高排涝能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资源。

4. 结语

水务管理工作小组应加强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认真做好分阶段考核工作。加强公众水环境节约保护意识教育,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共同改善水环境质量。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d/1/130822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