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庐江县的河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遭受了水质恶化、河道淤积等问题,部分河道甚至出现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为了改善庐江河道的水环境,当地政府已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仍存在水质不达标和内涝隐患等问题。基于对庐江河道水环境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1. 引言
庐江县主要河流隶属于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包括马槽河、金牛河、中塘河等共17条河流。庐江县政府根据治水要求,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如清淤、绿化、截污等,水质得到一定改善。然而,仍存在水质不达标、黑臭现象、富营养化等问题。
2. 河道水环境现状
2.1 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庐江水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多数河道水质为劣V类。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但水质与功能区要求仍有差距,部分河道仍存在黑臭现象和富营养化问题。
2.2 二次污染
部分河道在完成截污后,水质短期内得到改善,但后期出现反弹。未截流污水、降雨径流和非雨季污水混入雨水管道,对已治理河道造成二次污染。
2.3 内涝频发
庐江县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两季雨量集中。尽管建立了水利工程,但城市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不利于防洪排涝。城区排洪内河存在积水和侵占水面现象,防洪能力不足。
3. 对策
3.1 整治不达标水体,保护良好水体
开展网格化污染源调查,细分治理单元,综合采取控源截污、面源污染防治等措施,加大不达标水体和“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水体整治力度,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对良好水体,实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等项目,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
3.2 集中整治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源,防治污染反弹
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化改造。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3.3 严格排水规划管理
规范城市排水行为,实行“雨污分流”,加强管网建设与管理。对老化破损管道或闸阀进行更换,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
3.4 加大资金投入,防治内涝
加大内涝设施投入,建设好同大圩的外河圩堤达标,完善圩内渠系配套管理。更新升级泵站,提高排涝能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资源。
4. 结语
水务管理工作小组应加强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认真做好分阶段考核工作。加强公众水环境节约保护意识教育,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共同改善水环境质量。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d/1/130822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59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59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59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49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49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48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47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46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46职业培训
2025-01-08 03:26:45职业培训
2024-12-08 00:37职业培训
2024-12-07 19:58职业培训
2024-12-22 07:02职业培训
2024-11-30 14:37职业培训
2025-01-02 18:54职业培训
2025-01-02 02:27职业培训
2024-12-18 02:32职业培训
2024-12-08 17:08职业培训
2024-11-25 16:36职业培训
2024-11-25 21:53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