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河南筝派是怎样表达《高山流水》的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8 14:47:55 阅读:216

河南筝派主要流传于河南境内,曲目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清末民初,有人将鼓子曲中易于传唱的小曲、杂调作为民间歌舞踩高跷的曲子,名为“小调曲”,也就是河南曲剧的前身。

小调曲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但在清代以后渐渐衰落了,只有南阳地区还十分兴旺,并有新的发展,为有别于“小调曲”,而称新曲种为“大调曲子”或“南阳大调曲子”,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传统的河南筝曲正是主要来源于这“河南大调曲子”。“河南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是从明代中叶至清代乾隆年间流行在开封的小曲为基础逐渐演化而来的,后流传于洛阳、南阳等地。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筝是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同时,古筝也脱离说唱而独立演奏。牌子曲是由鼓子曲的曲牌演变而来,大多较短小,清新活泼,别具一格,如《剪剪花》、《满舟》、《叠落》等。但也有《码头》那样300余板的大曲牌。板头曲是以弦索演奏的合奏曲,同时又是筝、琵琶、三弦的独奏曲,和汉魏相和乐的“但曲”非常相像。民间的表演方式,多是在鼓子曲演唱之前合奏或独弹一、二曲,调弦活指,称作开场或闹台;或在唱段之间,弹奏一曲,用以变换气氛。近半个世纪以来,大调曲趋于衰落,板头曲常以独奏形式出现。河南筝派的代表性曲目,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头曲与牌子曲。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表达有幸与知音相会的意思,并借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将这首板头曲改名为《高山流水》。

除了这些,河南筝的传统曲目中板头曲,也正是通常被人们称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的,如《哭周瑜》、《叹颜回》和《苏武思乡》等都是。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的过程中又逐渐形的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

后来的小调曲子已经成为了一个很著名的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

河南筝曲在风格上以浑厚纯朴见长,明朗粗犷,泼辣高亢,富有地方韵味。演奏上要求运指有力,滑音鲜明,按音准确。

有一首《掐筝诗》形象地概括了河南筝派独特的演奏技法:

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

被称为“中州古调”或“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讲究“以韵补声”。所谓的“以韵补声”,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地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做大幅度的揉颤,让音乐表现得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这样的技巧被称为“游摇”。

河南筝派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都不刻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是以浑厚淳朴的风格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在西晋初年文学家傅玄所著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d/1/266135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