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如何提高年鉴撰稿质量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28 11:14:17 阅读:575

所谓年鉴,就是以一个年度为时限而汇集的各方面或某一方面的情况、统计等资料的工具书。《二七年鉴》就是汇集二七区上一年全年工作情况、统计等资料的工具书。就年鉴的性质而言,它具有“官书”的性质,“工具书”的职能,在当今时代,它也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就年鉴的内容而言,它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时间密集型的工具书;就年鉴的特点而言,“年鉴是昨天的史实,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就年鉴的作用而言,通过年鉴功能的发挥,而实现“鉴往知今,服务现实,保存资料,惠及后人”的作用。一本好的年鉴,应该符合内容翔实、结构合理、分类科学、使用方便的要求。

《二七年鉴》自创刊以来,已经连续出版5卷,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和广大读者的欢迎。成绩斐然,来之不易。这是所有编纂人员集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领导正确决策指导的结果,也是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鼎力支持的结果。作为年鉴文稿编纂人,更是不辱使命、不懈努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文稿的写作。我们的编纂人员,视年鉴编辑工作为神圣的事业,使命记在心上,汗水滴在纸上,圈圈点点的智慧留在文稿上,年鉴的编辑与我们的年鉴书籍一样,正在走向成熟。

一本年鉴,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编好一本年鉴,首先要有一个内容完备、逻辑严密的编写大纲,这是编写工作的基础、前提和行动指南。这里面包括用什么样的原则指导编写,用什么样的框架分工编写,以什么样的要求规范编写,由什么样的部门完成编写。所以编写大纲就是编纂蓝图。对此,我们是高度重视的。所以执笔人一定要熟悉大纲,吃透大纲的精神,掌握大纲的要求,并在编写工作中创造性的加以贯彻。

要编好一本年鉴,就必须明确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七年鉴》的编写原则或编写指导原则,总的来说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今年《二七年鉴》的指导原则,有这样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思想原则,二是唯实创新原则,三是尊重编撰规律原则,四是发挥功效原则,五是满足读者需要原则。所有这些编写指导原则,每一个编者、撰稿人都应该努力遵循。

二、对年鉴文稿的要求

根据年鉴编写规范,我们对《二七年鉴》的文稿,提出如下要求:1.

凡年鉴的文稿,都必须遵循《二七年鉴》总体编写要求。2.

要把好六关:政策关、内容关、数据关、文字关、体创关和时间关。其具体要求参阅《关于认真做好2011卷〈二七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3.

年鉴文稿的质量要在符合政治标准的大前提下,具体要求有以下六条,即:一是文章的结构严谨合理;二是文章的资料翔实、内容齐全:三是文章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四是文章的用词准确、文字精炼、标题醒目;五是文章的逻辑性强,叙述清楚、生动引人;六是文章的交稿时间及时。从今年开始,《二七年鉴》每年要进行一次评奖,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年鉴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评奖的结果并非100%的准确,但总体上是客观的。评奖最根本、最主要的是看文稿的质量。总之,只要我们真正明确了为《二七年鉴》写稿的目的,我们就会心甘情愿的、不辞辛苦的、积极主动的做好这项工作。

在对年鉴文稿的要求方面,我们希望在编撰工作中,能够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工具性与可读性的关系。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年鉴的工具书属性是主要的,可读性是次要的。尽管如此,为了提高年鉴的实用性,实现其使用价值,我们还是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年鉴的可读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年鉴的工具性:收录广泛体现在完备性,编排特殊体现在系统性,专供查阅体现在便检性。完备性就是求“全”,年鉴所提供资料,就时间范围而言,应包括编撰上一年度所涉及的二七区全部资料;就空间范围而言,应包括所涉及全区范围内的全部资料。当然,一年中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内部的情况太多,无法“照单全收”,需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但取舍一定要慎重。凡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资料固然不能缺漏,目标是努力把每卷年鉴按照最便于查阅的方式加以编排。便检性就是求“便”,编辑年鉴就是为了读者查阅,以便于充分发挥信息源和数据库的作用。

二是资料性与权威性的关系。翻开我们的年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都是经过整理加工的各类资料,凡一年来重要的信息资料,年鉴全部收录。既有宏观的全局资料,又有微观的典型资料;既有历史回溯资料,又有现实动态资料;既有原始文献资料,又有统计数字资料,既全面系统,又准确真实。根本原因就是年鉴具有资料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年鉴资料数据比较可靠,这种可靠性离不开年鉴的权威性,基础在于客观公正,准确无误。

三是现实性与史册性的关系。在各类型工具书中,年鉴出版周期性短,资料新颖,反映及时,年年更新,是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工具书。年鉴的现实性特征体现在它的年度性、及时性和时效性。而年鉴逐年编辑出版,它的连续性和积累性,又加强了它的史册性。就是年鉴具有的历史价值。年鉴的工具性、可读性、资料性、权威性、现实性、史册性,归纳为一点,就是实用性。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有用”、“有人用”的年鉴才能生存,如果利用价值不大,实用性不强,不符合读者要求,不能被社会和读者接受,它自然将被淘汰。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提高实用性,应该成为我们下一步编撰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向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就是我们编撰年鉴的宗旨。

如何做到年鉴的实用性?应从两个方面思考这个问题:一是面向对象的实用性和面向目标的实用性。面向对象的实用性,就是将年鉴的使用者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使年鉴内容能分别满足于不同读者群的需求。面向目标的实用性就是明确年鉴的服务目标,准确定位,针对目标撰写各部分内容。二是内容的实用性和形式的实用性。内容和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是根本,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实用性,简单说就是年鉴必须提供有效信息。形式的实用性,就是提供便捷的检索方式。首先是合理的整体结构体系,总体框架制定科学,其次是符合逻辑要求和按分类惯例的编排,资料分类、栏目级别、标题顺序都清晰明确并保持相对稳定。此外,形式的实用性还包括在版式设计、印刷、装帧等方面的美观实用,符合阅读习惯。从零散材料到一本有序的年鉴直至到读者手中成为有用的资料这一过程,也就是年鉴实用性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实现年鉴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从原始信息→撰稿人→编者→年鉴,这是年鉴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由零散、粗糙、杂芜、无序的状态,逐步变成密集精炼、准确、有序。这一过程的实施者是撰稿人和编辑人员。原始材料通过撰稿人的分析、归纳、综合、集中概括、总结和提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经过编辑人员的加工和统筹安排,被系统化后形成一部编排合理、资料可靠的年鉴。这时的年鉴所含的信息就是实用信息。从年鉴→读者→有用信息,这是年鉴的应用过程。对一本年鉴而言,其实应用性大不大,撰稿人和编辑人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把《二七年鉴》办成精品年鉴,我们必须从年鉴的价值与功用、年鉴的撰稿人队伍、年鉴的编辑队伍、年鉴的编撰内容、年鉴的表达方式、年鉴的读者用户等方面研究,从中找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三、年鉴文稿的撰写内容

(一)明确写作目的、意义

写年鉴文稿跟写别的文章一样,首先要明确为何写,即写作目的与写作态度问题。写好文稿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很艰巨的任务,很光荣的使命。写好文稿,旨在客观正确地记录上一年二七区全区的工作概貌。《二七年鉴》编撰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地方志办公室的实力和水平,更关系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水平和形象。文稿虽轻,关系很大,分量很重!所以一定要按照笔墨当随时代的要求,全区建设需要的要求,事业发展的要求,充分认识写好年鉴文稿的目的和意义。

(二)确定写作内容

年鉴文稿写什么?这里主要讲写作内容问题。归纳起来,年鉴文稿的内容,从时间上讲,要写上年实际发生的事情;从范围来讲,全区各单位要把本单位的情况真实详尽的反映出来;从重点来讲,要写上一年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具体讲:一要围绕中心工作来写;二要突出重点工作来写;三要服从读者需要来写;四要促进读者知识积累来写。

一是围绕工作中心写。全区各单位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中心,又要在这个中心下突出各部门的中心。虽然每年工作各有侧重,但这条主线必须抓住,必须把握。总之,大中心不能变的(特殊情况除外),但不同部门、不同阶段的工作中心,也是可以有所不同的。我们撰写年鉴文稿,只要紧紧围绕中心写,就一定能体现我们时代的主题。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写。写文章,抓住重点,应该说不是难事,难就难在突出特色上。无个性便没有其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办刊要办出特色,写作也要写出特色。有特色才能吸引人,有特色才能有市场。特色在哪里?特在文章的题目,特在文章内容,特在文章的形式,特在文章的语言。

三是服务读者需要。点菜是为了让客人吃,文章是为了让读者看。写作年鉴的文稿,即是为了当今的读者,又是为了今后的读者。给读者看就要让你的作品具有吸引力与魅力。因此,在写什么上,除了抓住重点之外,还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疑点问题。捕捉住这三点,而且写的有血有肉,就一定会给读者以知识、以力量、以启迪。

四是促进知识积累。大家知道,年鉴就是逐年的资料汇编,逐年的信息集中,逐年的知识积累。编撰《二七年鉴》,在内容上要为读者提供新的资料、新的信息、新的知识。

四、关于写作方法、技巧问题

年鉴文稿如何写?这里主要是讲写作方法与技巧问题。就一般写作而言,写文章要讲究题目的命题好,立论的角度好,结构的设计好,层次的安排好,材料的取舍好,文字的锤炼好,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为《二七年鉴》供稿,全区各单位的大题目,基本上是文件通知中统一规定的。但每篇文稿的立论主旨,结构层次,材料运用和文字功夫,就可以各显其能,就可以看出水平了。

一要命好题。至少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要使命题成为文章的纲,起纲举目张的效能;二是要使命题成为文章的眼,起画龙点睛的效果;三是使命题成为文章的魂,起勾人灵魂的效用。总之,题目要反映本质,题目要突出主题,题目要抓住要害,题目要突显形象。所以,一篇文章,如果命题好,再加上标题好,那的确是美的享受。要使你的文章做到:立意高,立论深,结构严谨,逻辑性慎密,脉络清楚,论证充分,文字精炼,令人折服。

二要设计好结构。至少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章的结构设计是由文章的内容决定的,当然也要考虑文章形式的需要。所谓文章结构严谨,首先强调的是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强,其次是文章外在的结构美,最后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二是文章结构的设计,指的是文章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所谓凤冠、猪肚、豹尾,既讲了文章的质量,也讲了文章的结构,有的文章虽不写标题,但用一、二、三隔开,这一、二、三就是文章的结构比例关系。三是文章结构的设计中包括层次安排。如果说,分标题是一种结构设计,那么小标题,以及小标题之中的记述就是层次,这种层次是内容与逻辑的结合。四是文章结构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文章的段上和记述的层次上。

三要把握准观点。凡客观反映事物本质的、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应该说是正确的观点。观点是否正确,应该有衡量标准和尺度。这个标准和尺度,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观点。正确的观点,如画龙点睛,可以使你的文章亮起来;而一个错误的观点,则可能成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使你的文章黯然失色,乃至成为败作。观点要正确,往往建立在事实、数字的准确上。《二七年鉴》的文稿都是反映客观事实的,要求用事实来叙述,或者叫用事实说话,让数字表态。这就要求事实本身是准确的,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时间的考验。而不能是假、大、空的,有水份的。

四要锤炼好文字。文字构成语言。语言好比音乐中的音符,让你听起来有音乐感。语言要生动,功夫在锤炼。这在中国历代的文人墨客中留下许多美谈,如杜甫的名句:“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前句讲的是经营意匠突出意境;后句讲的是锤炼语言激动人心。又如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其中“敲”字,贾岛本来想用“推”字,但反复吟咏,仍犹豫不决。后来还是韩愈为其作主改用“敲”字,这一字之改,敲门之声咚咚入耳。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得来不易,初云为“到”,然后圈去“到”改为“过”,再圈去“过”,改为“入”,再次圈去“入”,改为“满”……最后定为“绿”。这一字数改,改出了形象,改出了色彩,改出了生气。语言要生动,功夫在文字。文字活泼形象,语言就会生动优美。文字功夫是基本功。基本功是苦功,是真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基本功特别是掌握了写作规律,就有了活水,就获得了写作上的自由,就会使自己的写作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天国,天高任鸟飞了。《二七年鉴》文稿要写好,功夫在文外。从一般文章功夫而言,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读万卷书”的功夫。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总之,“胸中知识广,手中钥匙多,笔耕力量大”;“胸中知识广,居高而临下,厚积而薄发”,只有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二是“行万里路”的功夫,即调查研究的功夫。一篇好的文章,大半时间全部用在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上,提笔写作,已经是成竹在胸了。三是积累整理资料的功夫。资料的积累有一个选择的问题,资料的整理有一个分类问题,资料的运用有一个取舍问题。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资料翔实,数据确凿的。四是“打腹稿”的功夫。古人欧阳修说“吾平生做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所上也。盖为此可属思耳”。写文章的秘密就是动笔写作以前的“属思”,或者叫做“打腹稿”。“属思”、“打腹稿”就是用心用脑将自己要写的文章先勾出一个“框架”,再出“腹稿”。周总理曾有“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名联,这前一句指的是活读书,我们打腹稿就是没有墨迹的“天书”,是冥思苦想的“心文”。五是“吃草”、“掉发”、“生奶”的功夫。用李贺的话说:“长歌破夜襟,短歌断白发。”总之,写文章是苦差事,是艰辛的创作过程,要有吃的是草,掉的是发,挤出来的是奶的自我牺牲与乐于奉献的精神。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d/1/953153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