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何分析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24 14:56:35 阅读:654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了。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虽然在新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要求掌握它们,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这些句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2.1 判断句式

何为判断句?《辞海》中这样注释:“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左传�6�1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

2.2、被动句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形式的标志又可以分成两类:1.只在语义上表示被动而无被动形式标志的句子,其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2.被动句式,这种句子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

在中国的语言的发展长河中,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历史悠久,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在古代的文献中已经大量的存在了。要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 “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索表示动作的发生者,但是谓语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被动句。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当然这三点并不绝对,但掌握这几点标准就可以识别出大部分概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了。

明白了语义上的被动,那么有特殊标示的被动句就更好区分了。常见的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类型。

1.“于”字句。句子中“及物动词”加上介词“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在九年级的《陈涉世家》“为坛而盟”是说小土堆被当做坛并且宣誓。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当作的主动者“坛”,它决定了句子的被动的性质。

3.“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被动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标志被动的“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其中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洗”的主动者“雪”,表示被动的句式。在这里面, “所”原本是一个特殊的代词,在被动句中虚化了,已经没有指代作用了,只是帮助动词被动用法的词头。此种句式在东汉以后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被动句式,出现的频率高于前面的几种句式。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动成分,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当然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种类还很多,但是在初中阶段(新课标)出现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

2.3、省略句

省略是今人对古代汉语的一种分析认识,其实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法成分是完全可以不出现的,不一定是省略了什么,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精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就会觉得古代汉语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古代汉语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炼简介,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含混,使今人阅读古文感到困难。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对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中学语文教学词典上对省略的解释为: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由于古代汉语的特点,比如缺少第三人称代词等等,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为多。省略不仅是语法问题,还是修辞问题。因此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由于人们研究省略句的角度的差异,对省略句的分类也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掌握成分的省略就可以了。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 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 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 “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2.4、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句法成分的存在,而且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句法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却不同与现代汉语。还有一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在古代汉语的句子中,某些词序颠倒的句子被我们称为倒装句。这种词序颠倒主要是由于突出强调或者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倒装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代汉语中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倒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过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2.4.1、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其中的何放在动词 “有”之前倒装。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如: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 (成语)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2.4.2、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这种情况在新课标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核舟记》中最突出。

2.4.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2.4.4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

2.4.5、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反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表陈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这类句子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之中比较多。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耶?”《愚公移山》中的“吾与汝毕力平险,何如?”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岳阳楼记》中的“渔歌互答,此乐何及!”表达了强烈的感叹之情。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论语》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强调和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的文明,我们不应该让她老去,应当发挥她应有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化的文明的发展。应当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学好文言文,词语的理解不可少,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对理解促进对文言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在许多古语精华并未退出现代汉语,大量鲜活的成语,作为古汉语旺盛的生机,依然在现代汉语的枝头风姿秀逸。再者,文言文的许多诗文名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通用密码,如果现代中小学生对这些一无所知,提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要借助于翻译文字,那是不可想象,也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当今世界文化正走向表现出浓重怀旧情怀的以回归传统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他植根于中国的以往,编织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中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层面的东西,更需要文化层面的东西,尤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未来,所以,对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研究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完善的。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e/1/1154343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