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文化与生活特性的词语概括,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化人出于各自的语境,对“民俗”进行着不断地解释与评论。在社会变革期,“民俗”尤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民俗”在传统社会,其政治文化意义大于学术意义。归纳起来民俗的作用有三:
一、民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民俗有善恶之分,“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 民俗的教化是文化人的重要职责。一般传统士人认为自发产生的原生态的习俗是粗野、朴陋、杂乱、腐蚀人心的,“良风美俗”来自于上层的提倡与示范,因此“广教化,美民俗”成为自古迄今的政治目标。近代学人从遵从传统与变易传统两方面论述民俗,提出自己的救世方案,但无论其政治意见如何分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民众施行教化,正人心,以正民俗。“夫民俗盛衰之故系于人心,正人心厚民俗存乎教化。”“故欲振国势,必先挽颓风,挽颓风必先从社会着手。”
二、民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民俗是地方民众在特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受特定时空的局限,但也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民俗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它从不知不觉地细微处起步,逐渐向社会扩散,最终形成千万人的共识,世代传习,民俗一旦成为人们的第二天性,即使它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要想变易它,也十分困难。首先,人们习惯成自然,人们难以觉察民俗之弊;其次,即使了解到民俗的不宜,也因恋旧的习惯,不想去改变它;最后,即使觉察到了民俗之弊,也想改变它,但民俗的习惯势力十分强固,要实现改易民俗的目的,需要持久艰巨的努力。
三、民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但它还是能够移易。古今文人学士,都主张“移风易俗”,以适应社会伦理秩序与文化建设的需要。时移则俗易,“世异则事异”是古人早就有的说法, 韩非的民俗见解是:习俗因时而变,“古今异俗”。 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更是明确地指出:“天下无不可变之民俗”。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在事物中只存在着变化程度大小、变化速度快慢的区别。对于民俗习惯的转变与改易,古代与近代学者也多所探讨。首先是时机的把握,在民俗兴起之初,因势利导,如黄遵宪所说:“故于习之善者导之,其可者因之,有弊者严禁以防之,败坏者设法以救之”。 这样可以培植良好的社会风习;其次,在民俗既成的情形下,利用当政者的优势地位,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教化。教化手段的选择要考虑民众接受的习惯,如古代的风谣、变文,近代的小说、戏曲,以及民俗的表率等,“化民成俗”。“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是古今社会管理者追求的社会政治目标。
民俗改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民俗事关国家民族兴衰。重视民俗文化建设是王朝政治的主要内容,尤其在社会发生变动的时代。保持文化传统与重振社会秩序都需要民俗文化的参与。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e/1/1310481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2:0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2:00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2:00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1:59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1:5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1:57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1:56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1:4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1:47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1:46职业培训
2025-01-01 01:17职业培训
2024-12-16 20:03职业培训
2024-12-05 08:50职业培训
2024-12-28 02:08职业培训
2025-01-01 19:35职业培训
2025-01-05 09:43职业培训
2024-11-28 21:44职业培训
2024-12-31 23:40职业培训
2024-12-18 07:33职业培训
2024-12-16 23:25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