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基础心理学知识:思维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9 13:08:10 阅读:540

1. 思维的特征

- 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取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

- 间接性:通过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认识。

- 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改组。

2.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 为概念形成提供感性基础,有利于概括认识。

- 促进问题解决。

3. 想象的功能

- 预见作用:预见活动结果,指导行动方向。

- 补充知识经验。

- 代替作用:满足无法实际得到的需求。

- 调节生理活动: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 想象的过程和种类

- 想象过程: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综合形式包括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 想象种类:

-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的产生。

- 有意想象:按目的、自觉进行,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5. 思维的脑机制

- 思维与大脑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大脑皮层。

- 大脑皮层额叶负责调节行为和心理过程,左侧颞叶和顶-枕叶与思维有关,大脑右半球在推理中起重要作用。

6. 概念结构理论

- 层次网络理论:类属关系概念组成网络,高层次概念概括水平高。

- 特征表理论:概念结构由特征和规则构成。

- 原型理论:概念以原型表征,原型是最能代表概念范畴的成员。

7. 概念形成的途径和策略

- 概念形成学说:假设检验说和内隐说。

- 概念形成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8. 推理

- 三段论推理:由真实前提和可能结论组成,存在解释错误的理论。

- 线性推理:关系推理,认为前提间有可传递关系。

- 条件推理: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存在证实倾向。

9. 问题解决的策略

- 算法策略:随机搜索所有可能方法,保证问题解决但需大量尝试。

- 启发法:较少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较省力,包括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

10.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 问题解决策略:选择好的策略可快速有效解决问题。

- 知识:专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数量和组织方式影响解决问题效率。

- 其他心理因素:知识表征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

11.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测量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辐合思维、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能力、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

- 创造性测量:发散生成测验,通过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衡量创造性。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e/1/285332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