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跆拳道级别是怎么上去的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7 23:04:37 阅读:441

跆拳道级别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考核来逐步提升的。目前,世界跆拳道的主要权威组织有两家,分别是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和国际跆拳道联盟(ITF)。WTF是奥运会项目的承认组织,总部位于韩国首尔,而ITF尚未正式表态,但也是公认的权威组织,总部起初位于韩国,受政治因素影响,两组织的权威性无争议。

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和国际组织近来基本没有重大影响,由于段位管理混乱,信誉受到质疑。在WTF中,从白带开始,依次为黄、绿、蓝、红、黑带,包括中间色带。白带通常在幼年班之前,没有中间色带,至于是否有中间色带,由个人决定,遵循民间规矩。

WTF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带色,从白到黄、绿、蓝、红、黑,包括中间色带,带色等级明确。尽管WTF的带色带可能收取费用,但练习内容会相应增加,总体上不会吃亏。证书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技术的掌握。

彩带级别的证书在国际上不被承认,WTF的统一证书和黑色带段位证书是国际上认可的。ITF的段位与WTF的段位等同,但由于ITF段位在实际应用中基本没有用处,只有在某些没有规则的段位晋升中,急切需要教练时才会被提及。WTF的段位证书在韩技院办理,并盖有印章,国际上认可。韩国跆拳道协会作为世界跆拳道联盟的附属组织,由其颁发的段位证书在韩国内部承认。省级跆拳道协会的等级认证在省内承认,但全国统一等级证书考试目前尚未实施。世界跆拳道联盟推荐的道馆在全球范围内承认,但数量有限。

在选择道馆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道馆使用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证书底板,但这些证书在国际上并不被承认。因此,对于证书的真伪,需要谨慎判断。

跆拳道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古代社会的生存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跆拳道从原始的自卫技能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技术形式,成为朝鲜民族特有的运动形式。从朝鲜古代历史中可以看出,跆拳道在当时已经相当盛行。在朝鲜统一新罗、高句丽、百济三政权时期,跆拳道在军队和民间广泛传播。李朝时期,李德懋编写了《武艺图谱通志》,详细记载了跆拳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跆拳道的技术和规则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现代跆拳道运动迅速发展,1945年朝鲜人民的抗争最终获得了国家的独立,跆拳道继续健康发展。1961年,韩国成立了唐手道协会,1966年成立了国际跆拳道联盟(ITF),崔泓熙担任首届联盟主席。1973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在韩国汉城成立(WTF),金云龙当选为主席。截至1998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已有144个成员国,1975年正式加入国际体育联盟,1980年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短短20年间,跆拳道项目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球约有140个国家,三千万人进行跆拳道训练。跆拳道在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和亚运会上分别设有男子各四个级别的比赛项目。

中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始于1992年10月7日,跆拳道筹备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跆拳道运动的正式开始。1994年5月,河北省举办了首届全国跆拳道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1994年9月在云南昆明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跆拳道比赛,共有15个单位,150名运动员参赛。1995年5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中,共有22个单位,250名运动员参加。中国跆拳道运动迅速发展起来,1999年6月7日在加拿大的埃特蒙举行的跆拳道世界锦标赛中,中国运动员王朔战胜了世界强手,获得了55公斤级冠军,成为中国跆拳道世界冠军。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包括腿为主,拳脚并用,由于竞赛需要和规则限制,跆拳道的进攻特点主要以腿攻击为主。跆拳道讲究花架,动作都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要求速度、力量和击打效果。在功力检测方面,主要采用击破测试手段,如用拳脚击碎木板等。此外,跆拳道还强调呼吸发声,以显示自我的威力。比赛时,运员直击直打,接触防守、躲闪技术的运用较少,进攻主要采用直线连续进攻,连贯快速的脚组合击打,手的防守采用格挡技术或采用攻攻攻代替防守技术。比赛前,运员始终以礼相待,练习都要礼始礼结束,培养谦虚、友爱、忍让的作风,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跆拳道的规则包括比赛场地、拳道服装、重量级别划分、比赛时间、裁判员口令、允许使用的技击技术和允许攻击的部位。比赛允许使用的技术包括拳击、脚击,以及击打、踢击等。允许攻击的部位包括髋骨至锁骨及两肋部、背部(未保护部位)、两耳向前、颈前部等。比赛的获胜方式包括击倒胜、主裁判终止比赛胜、优势胜(判定胜)、弃权胜、失资格胜、主裁判判罚犯规胜等。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e/1/431858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