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如何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7 03:50:56 阅读:642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实质是社会运行中负面因素累积到一定量后产生的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和扰动,它集中反映了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某种故障或不和谐因素。在世界各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都是一种危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而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更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多发期,有效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抓好社会稳定,是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因此,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艺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加强学习,认清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需要,在不确定诱因和不确定时间中,突然引发的公开干扰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乃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静坐,游行,示威,集体请愿,非法集会,罢工、罢市、罢课,包围冲击重要机关、部门和要害单位,堵塞交通,非法占据公共场所,在社会文体商贸活动聚众滋事,聚众哄抢,聚众械斗以及少数的打砸抢行为等。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都是群众对生存利益的维护。鉴于我国农村和城镇差异的广泛存在,我认为两者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也有不同。(一) 综合分析,在农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负担过重是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农村整体上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社会结构转变的代价的主要承受者是农民。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f/1/1304778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