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在实际的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例如,“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是学生。
2.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
4.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例如,“既提供的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三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四个单词”等。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f/1/563332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6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6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5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5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4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4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3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2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31职业培训
2024-12-13 13:39:23职业培训
2024-12-07 13:09职业培训
2024-12-22 14:18职业培训
2024-12-04 11:28职业培训
2024-12-05 08:20职业培训
2024-12-18 09:31职业培训
2024-11-28 19:35职业培训
2024-12-31 17:34职业培训
2024-12-16 21:35职业培训
2024-12-07 11:57职业培训
2025-01-08 04:16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