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企业选用不当会计政策来粉饰财务报表的形式有哪些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5 07:53:38 阅读:516

上市公司:一、选择会计政策粉饰报表

(一)粉饰业绩,逃避监管的动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满足政府对配股或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且越接近10%,每股收益低于且越接近零,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应对市场管制规则,实现“内部控制人”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最主要的动机。(二)隐性的分红动机:在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不理想、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政绩远不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来得“立竿见影”,为了实现目标,经营者可能就会选择增加或虚增利润的会计政策。(三)外部融资和商业信用的需要: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四)为推卸责任而进行报表的粉饰:如发生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五)大股东抽血,掏空上市公司资产:表现为:(1)大股东通过资金拆借,关联方占款等形式,占用上市公司的血液——现金流,形成大量的应收项目,而后通过计提坏账准备来一笔勾销;(2)大股东通过资产重组等手段,以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优质资产,之后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大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来掩盖该交易;(3)通过担保、资产抵押、资本市场操作,来转移资金,报表上则体现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

二、滥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手法

(一)貌似合理,暗藏玄机的会计政策变更:如:处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存货的计价可能由原来的先进先出变更为后进先出法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成本上升的风险;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未采用权益法核算。(二)非公允计提,调节利润:如:计提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主要依据是主观的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不仅存在是否失误,还存在是否公允的问题。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八项计提成为“上市公司内部调账的最好手段。”(三)滥用估计,放弃债权:放弃债权的情况主要可能出现在上市公司管理层非正常性新旧交替(并非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管理层交替)或管理层为大股东控制的时期。(四)该提未提,计提不足,虚增利润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g/1/1305555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