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是高度分散状态,那么油气是如何运移到储集层中去的?什么样的岩层能够作为储集层?油气是流体,在储集层是否继续运移?我们现在已经找到的油气藏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都是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一、储集层
最初开采油气时,人们看到油气从油井里源源不断地流出,以为地下一定存在着油河、油湖、油溪。后来随着勘探和开发的发展,人们才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即油气在地下是储存在一些岩石的孔隙、缝、洞中,就像水充满在海绵里一样。
凡是能够具有使流体储存并有渗滤能力的岩层统称为储集层。若储集层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油气,则称为含油气层。已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生产层或产层。
(一)储集层的物性
衡量某一岩层能否作为储集层,最根本的条件在于它是否有供油气储存的孔隙性和允许油气在其中流动的渗透性。渗透性与油气在岩石中的饱和度有关。因此,孔隙性、渗透性和饱和度是储集层的重要参数。
1.孔隙性
严格地说,地壳上所有的岩石都具有一些孔隙。但不同的岩石其孔隙的大小、形状及发育程度极不相同,因而其储集油气的能力也显著不同。碎屑岩以粒间孔隙为主;碳酸盐岩胶结作用强,以后生(次生)的溶蚀孔隙为主,粒间、粒内孔隙也存在。它们都可成为储集油气的良好空间。
岩石中孔隙体积的多少用孔隙度来表示。孔隙度是指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之比值。由于它是指岩样中的全部孔隙的总体积,故称为总孔隙度或绝对孔隙度。
岩石中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但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对流体储存和流动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岩石中那些孤立的互不连通的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即使储存有油和气,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也不能开采,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在实践中又提出了有效孔隙度的概念。
有效孔隙度是指岩石中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显然,同一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小于绝对孔隙度。对胶结不甚致密的砂岩,二者差别不大;但对胶结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二者可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油田所用的都是有效孔隙度,所以习惯上将有效孔隙度简称为孔隙度。储集层的孔隙度多在5%~30%间,而最常见在10%~20%范围内。孔隙度小于5%的储集层,一般认为是没有开采价值的,除非地层中存在有在岩心中不易发现或无法完整保存的其他孔洞或裂缝。
2.渗透性
在有压差存在的条件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渗透性。严格地说,自然界中所有的岩石只要压差足够大都具有渗透性,渗透性的好坏用渗透率(K)来表示。
最早进行渗透性实验的是法国人亨利·达西。他发现:一种流体通过孔隙介质时,其流量(Q)与施加在孔隙介质两端的压差(Δp)成正比,与横截面积(A)成正比,而与流体的黏度(μ)及孔隙介质的长度(L)成反比,即:
Q∝ΔpA/μL将上式引入系数K,并写成等式,则有:
3932
式中 K——岩石的渗透率,μm2;
Q——流体流量,cm3/s;
A——孔隙介质(岩心)横截面积,cm2;
L——孔隙介质(岩心)长度,cm;
Δp——通过岩心两端的压力差,105Pa;
μ——流体黏度,mPa·s。
式(2-1)即为著名的“达西定律”或“达西直线渗滤定律”。K称为渗透率,它与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大小、半径等)有关,而与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如果是气体时,气体会随压力降低而体积膨胀,取平均流量,式(2-2)可转化为:
式中 Qg——气体平均流量。
以上讨论的是一种(即单相)流体存在于岩石孔隙中的渗透率,要求这种流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且流体运动过程中是层流状态。这种单相流体通过岩石的渗透率称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在油层内,常常是油、气、水三相或两相共存,它们在岩石中同时流动时,存在着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因此,岩石对其中每一相流体的渗滤作用与单相流差别较大。为了与绝对渗透率相区别,把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相对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分别用符号Ko、Kg、Kw表示油、气、水的相对渗透率。岩石中,任何一相相对渗透率总是小于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3.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岩石中某相流体的体积与岩石中孔隙体积之比。用符号So、Sg、Sw分别表示岩石中含油饱和度、含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显然So+Sg+Sw=1。
4.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间的关系
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间通常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因为影响它们的因素很多。如黏土岩的绝对孔隙度可达30%~40%,但渗透率却很小,原因是孔道太小。有些致密石灰岩储集层虽然孔隙度很低,但由于有裂缝的存在,其渗透率却相当高。但是,岩石的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间的关系较为密切,有效孔隙度高的储集层,其渗透率也高。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其中流体的性质和它们的饱和度有关。当岩石中某相流体的饱和度很小时,则不流动;随着该相流体饱和度的增大,相对渗透率也增大,其关系见图2-7。
图2-7 油、水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关系曲线(二)储集层的类型
储集层的岩石类型很多,但主要的有两类:碎屑岩储集层和碳酸盐岩储集层。
1.碎屑岩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有砾岩、砂岩和粗粉砂岩,其中以中、细砂岩为主。它们以粒间孔隙为主,分布广泛,物性好。我国含油气盆地内,绝大多数是碎屑岩储集层。
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因素有许多。碎屑颗粒的分选性(均匀程度)越好、磨圆度越高、颗粒粒径较大的储集层,其孔隙度和渗透率越高;碎屑岩储集层颗粒间的胶结物成分、含量、胶结类型对其储油物性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泥质、钙质胶结岩石比硅质、铁质胶结岩石疏松,储油物性好;接触式、孔隙—接触式胶结的岩石比基底式、孔隙—基底式胶结的岩石物性好。
2.碳酸盐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有各种石灰岩和白云岩。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极为复杂,但归结起来分为孔、缝、洞三类。值得提出的是,碳酸盐岩储集层孔、缝、洞多是在成岩后生作用阶段由地下水的溶蚀和构造力的作用形成,其岩石物性变化较大,岩心样品测定其孔隙度、渗透率值往往并不能反映储集层中的特性。
四川是我国碳酸盐岩气田的重要分布区,已有两千多年的开发历史;华北盆地古近系和震旦系至奥陶系地层中也有碳酸盐岩储集层。
3.其他岩类储集层
其他岩类储集层是指碎屑岩储集层和碳酸盐岩储集层以外的各种岩石构成的储集层,如岩浆岩储集层、变质岩储集层、黏土岩储集层等。这类储集层虽然岩石类型多样,但占世界总油气储量的比例小(约0.2%)。在国内、国外都发现了这类储集层的油气,如我国辽河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的凝灰岩、粗面岩中发现了工业性油气流;酒泉盆地鸭儿峡油田,是在变质岩(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基底上形成油藏。其他岩类是否能储集油气,关键是它们在其形成之后能否形成储集油气的空间。
二、盖层
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以免油气向上逸散的保护层。盖层是油气藏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其封隔性好坏,直接影响着油气能否在储集层中聚集和保存。
盖层封隔油气是由于它岩性致密、无裂缝、渗透性差。
常见的盖层岩石类型有黏土岩(泥岩和页岩)、蒸发岩(盐岩、石膏)和碳酸盐岩。通常情况下,黏土岩盖层往往与碎屑岩储集层相伴生;石膏和盐岩盖层常是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盖层;而碳酸盐岩不仅能生油,而且也可以作为自身的盖层,形成自生、自储、自盖式生储盖组合。
三、油气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它们在生油层中生成,再运移到储集层中,在储集层内或储集层间运移到合适的地方,聚集起来成为油气藏。因此,油气运移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把油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中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油气运移到储集层之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一)油气运移的方式
目前的研究认为,油气在地下运移的方式主要有扩散和渗滤两种。
1.扩散
物质的分子运动,使其在各个方向上的浓度都趋于平衡的现象,称为扩散。扩散是由浓度差引起的。在油气生成过程中,生油层中油气的浓度较相邻的储集层高,因而向储集层中扩散。油的扩散速度比气的扩散速度慢,因此,扩散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方式。在地层中,油、气或气、水接触时,天然气在液体中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分子在油(或水)中各方向的浓度趋于平衡,进而使液体达到饱和。
2.渗滤
液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滤。流体渗滤必须在有压差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渗滤是油气在地层中运移的主要方式。油气在地层的孔隙孔道中渗滤服从达西直线渗滤定律。
(二)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
地下的油气虽然是流体,但它们在地下运移时必须具有动力。研究表明,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有五种。
1.地静压力
地静压力是由上覆沉积物(岩)的重量所造成的负荷。地静压力的大小随上覆地层的厚度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沉积盆地里,生油层往往在盆地中心,其颗粒细,厚度大,地静压力也大,地温高;而盆地边缘地带颗粒粗,孔隙发育,物性好,厚度薄,地静压力小,地温低,从而使盆地中心与边缘形成压差,中心部位地层中的水和生成的油气在此压差下向边缘地带运移。
2.水动力
当沉积物压实固结后,地静压力主要是由岩石的颗粒骨架所承担。储集层孔隙中的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不是地静压力,主要是由储集层内流体本身的重量引起的压力。当储集层无泄水区而静止不动时,此压力为静水压力。静水压力对油气聚集作用不大。
若储集层在地表存在着供、泄水区,水在岩层中可流动,这种地下水流动而产生的动力称动水压力。储集层供、泄水区间的高程差产生的水压头越大,动水压力越大。水在储集层中的运动速度与水压梯度(即沿着水流方向单位距离的压力降)成正比。动水压力使水携带着油气一起运移。
3.构造运动力
构造运动力促使油气运移是间接的。一是构造运动力使地下岩层形成新的构造格局,打破原来的压力分布区的平衡,油气重新由压力高的地区向压力低的地区运移;二是构造运动力使地下岩层产生裂缝、断层,为油气的运移创立了通道。
4.浮力
当油气进入饱含水的储集层之后,由于油、气、水的密度不同而发生重力分异作用,即气轻上浮,水重下沉,油居中间。这种促使油、气、水发生分异作用并使油气上浮的力,即为浮力。
5.毛细管力
在毛细管内(图2-8),使油面上升或下降的作用力,称为毛细管力。其大小可用公式表示:
图2-8 毛细管孔隙中油水接触面示意图
式中 pc——毛细管力,N/cm2;
σ——油水界面张力,N/cm2;
θ——界面与孔壁间夹角;
r——毛细管半径。
沉积岩石为亲水岩石,即θ<90°,毛细管力指向石油,水起排油作用。生油层毛细管半径(r)小,毛细管力大;而储集层毛细管半径(R)大,毛细管力小,因此,生、储油层间产生压力差:
在此压力差的作用下,油气由生油层进入到储集层中。同样,在同一储集层中,油气也会由小孔隙进入到大孔隙中。
6.热力
岩石埋藏深度越大,温度越高。在温度作用下,岩石和岩石孔隙中流体发生膨胀,且随温度增高而增大。由于流体的膨胀系数比岩石颗粒的膨胀系数大得多,因此,孔隙中油气会由盆地中心(深处、高温)向盆地边缘(浅处、低温)运移。
除上述几种力外,促使油气运动的力还有地球自转力、细菌活动,等等。
(三)油气初次运移
油气是由生油层中极其分散的原始有机质生成的。因此,刚生成的油气本身也是极其分散的,它们常以孔隙水为载体(油气溶于水或呈游离态),在地静压力的作用下由生油层运移到储集层中。事实上,初次运移的动力除了地静压力作用外,热力、毛细管力、黏土矿物脱水作用都极为重要。还有人认为生油层中的新生甲烷气对油气初次运移起着重要的作用,甲烷可以使生油层内部形成异常高压,使岩层产生微裂隙,为油气运移开创了通道。同时,甲烷气对油有较大的溶解作用,作为油的运载体,而实现初次运移。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发生在油气大规模生成时期(即生油主带形成时期)。
(四)油气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到储集层后,开始是呈油滴或小气泡的分散游离状态。在充满水的储集层内,由于密度不同产生浮力,油气会向储集层的顶部运移并汇集成油珠或油柱。在水动力和构造运动力等的作用下,这些游离状的油珠或油柱会沿储集层的孔隙、裂缝、断层或不整合面由压力高的地区向压力低的地区运移。普遍认为,油气的二次运移是紧接着油气初次运移开始的,但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发生在主要生油期(初次运移时期)之后发生的第一次构造运动期。因为构造运动不仅发生区域性地层倾斜、褶皱或断裂,而且形成了新的压力分布区,为油气运移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二次运移的距离与储集层的岩性—岩相特征有关。海相地层岩性稳定,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较长(可达上千公里);陆相地层岩性-岩相变化大,二次运移距离较小。
四、圈闭及油气藏
油气在储集层中运移,只有当岩层的上倾方向有遮挡条件时,才能阻止此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集起来。这种能使油气聚集起来的地质场所称为圈闭。有油气的圈闭称为油气藏。
(一)圈闭
1.圈闭的组成
任何一个圈闭都是由三部分组成:
(1)储集层:能够储存并渗滤油气。
(2)盖层:位于储集层之上,阻止油气向上逸散。
(3)遮挡物:能从各个方向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封闭条件。遮挡物可以是盖层的本身弯曲(如背斜),也可以由封闭性断层、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或岩性尖灭等遮挡条件所形成。
2.圈闭的类型
根据圈闭的成因,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构造圈闭:是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变形或变位圈闭,包括两类: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
(2)地层圈闭:是由地壳升降运动形成的地层超覆或不整合面覆盖圈闭。
(3)岩性圈闭:是盆地内由沉积条件差异而造成的储集层在横向上发生岩性变化,并为不渗透性岩层遮挡时的圈闭,如砂岩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
3.圈闭的度量
度量圈闭容积的大小,用到以下参数(见图2-9):
(1)溢出点:流体充满圈闭以后,开始溢出的那一点。
图2-9 圈闭容积有关参数示意图
(2)闭合高度(h):圈闭中,储集层的最高点与溢出点间的高程差,简称闭合度。
(3)闭合面积(S):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面积。
(4)储集层的有效厚度(H):储集层中具有工业性产油能力的那一部分厚度(计算时,应扣除非渗透性夹层)。
(5)有效孔隙度(φ):前已述及。
圈闭的有效容积(Q)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
(二)油气藏
1.油气藏的概念
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若圈闭中只有油聚集,称为油藏;只有气聚集,称为气藏;而同时聚集了油和游离气则称油气藏。通常所说的工业性油气藏,是指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开采油气藏的投资低于所采出油气经济价值的油气藏。
2.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
在圈闭内,油、气、水的分布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分布的:气轻,聚集在圈闭的最高部位;水重,位于圈闭的最下部;油在中间。由于储集油、气、水的孔隙空间是相互连通的,所以同一个油气藏内应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在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中,为了说明油气藏和油、气、水在平面上的分布,常用到以下参数(见图2-10):
(1)含油(气)高度:油水接触面与油(气)藏最高点的海拔高度差。有气顶时,含油高度为油水接触面与油气接触面的海拔高程差。油气接触面与油气藏最高点间的海拔高差为气顶高度。
图2-10 背斜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示意图(2)含油(气)边缘:含油边缘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顶面的交线。在此线以外,只有水没有油。对气顶来说,油气接触面与含油层顶面的交线为含气边缘。
(3)含水边缘: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底面的交线。在此线以内只有油没有水。
(4)含油(气)面积:含油边缘所圈定的面积为含油面积。对气顶来说,含气边缘所圈闭的面积为含气面积。
(5)底水和边水:在含油边缘内的下部支托着油藏的水称之为底水;在含油边缘以外衬托着油藏的水称之为边水。
3.油气藏形成条件
油气藏的形成要有一系列基本条件:
(1)要有充足的油气来源。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前提,它不仅取决于沉积盆地的面积和生油凹陷下沉的持续时间长短,即生油岩体积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生油岩的岩性-岩相特征和地化指标,即生油岩生油量的多少。
(2)要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对形成油气藏来说,生、储、盖层缺一不可。在生油层和储集层间互出现的正常式生储盖组合中,上一生储盖组合中的生油层又是下一生储盖组合的盖层,生油层和储集层间接触面积大,排烃距离短且及时,可形成油气丰富的油气藏。
(3)要形成有效的圈闭。并非地层中所有的圈闭都能形成油气藏。只有那些离油源区近,在油气大规模运移之前形成的以及水动力作用不太强烈的圈闭才能形成油气藏。而那些远离油源区且油气来源不充足、形成于油气大规模运移之后、水动力冲刷作用强烈的圈闭往往是“空”的。
(4)要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油气藏形成之后,如果没有经历过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岩浆活动、水动力强烈冲刷作用破坏的话,油气藏可以保存至今。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一个圈闭是形成油藏、气藏还是油气藏,这与地层压力及油气饱和压力(即当压力降低时,气从石油中分离出第一个气泡时的压力)有关。当地层压力大于油气饱和压力时,气溶解于原油中而形成无气顶的纯油藏。但当地层压力小于油气饱和压力时,气从石油中分离出来,初期圈闭中油、气、水进行重力分异,形成具有油水、油气界面的油气藏;随着油气的不断供给,油、气、水进行重力分异,油气界面和油水界面都会逐渐下降。当油水界面达溢出点后,则圈闭的有效容积中只有油气存在,仍为油气藏。此时若再供给油气,圈闭中油从溢出点溢出,而运移到更高处的圈闭中进行聚集,油气界面继续下降。若油气界面降到溢出点时,圈闭中只有气存在而形成纯气藏(见图2-11)。依据此形成原理,在一系列溢出点依次升高的若干圈闭之中,低处的圈闭会形成气藏,向上会依次为油气藏、油藏,这种分布人们称为“油气差异聚集原理”(见图2-12)。
图2-11 在单个圈闭中油气分异聚集示意图
图2-12 在系列背斜圈闭中油气分异聚集示意图4.油气藏的类型
油气藏分类方法很多,但目前我国常用的是根据圈闭成因来划分,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
1)构造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是油气在构造圈闭中的聚集,包括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两类。
(1)背斜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称背斜圈闭。油气在背斜圈闭中聚集形成的油气藏称为背斜油气藏。在世界石油及天然气的产量和储量中,背斜油气藏居于首位,其形态较简单,主要是储集层顶面拱起,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我国酒泉盆地老君庙油田是典型的背斜油气藏,见图2-13。
图2-13 老君庙油田构造图及横剖面图(2)断层油气藏:断层油气藏是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储集层的上倾方向被断层所切割,储集层与断层另一侧的不渗透层直接接触,即“砂岩不见面”,而形成断层遮挡圈闭,见图2-14、图2-15。断层油气藏的特点是断层附近储集物性好;油、气、水分布复杂。
2)地层油气藏
地层沉积的连续性中断所形成的不整合覆盖和地层超覆圈闭中的油气聚集,为地层油气藏。根据储集层与不整合面的关系,大体分为以下两类。
图2-14 弯曲断层与倾斜地层组成的油气藏
图2-15 交叉断层与倾斜地层结合组成的油气藏
(1)不整合油气藏(亦称“古潜山油气藏”):油气位于不整合面之下较古老的岩层中,新生古储,储集层物性好,单井产量高,如我国任丘油田,见图2-16。
图2-16 任丘油田构造及剖面图
1—含油面积;2—潜山侵蚀面等高线;3—断层;4—剖面线;5—古近系沙河街组;6—古近系东营组;7—新近系;8—油藏
(2)地层超覆油气藏:当沉积盆地下降,沉积范围扩大(水进),新沉积的沉积物覆盖了较老的地层并与盆地边缘基底相接触,形成地层超覆。超覆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即为地层超覆油气藏,如青海马海气田,见图2-17。
3)岩性油气藏
沉积条件的变化导致储集层岩性发生横向变化而形成岩性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岩性油气藏。下面是几种比较典型的岩性油气藏:
(1)岩性尖灭油气藏:在斜坡地带沿上倾方向渐变为不渗透泥岩,并成楔形尖灭于泥岩之中的砂岩体,称岩性尖灭圈闭,油气聚集于其中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如老君油田的西部围翼古近—新近系“L”油层中的L5、L6层,见图2-18。
图2-17 马海气田剖面示意图(2)透镜体油气藏:顶、底向四周合并的砂岩体,四周被泥岩所限,构成砂岩透镜体圈闭,其中的油气聚集即为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如我国独山子油田,见图2-19。
图2-18 老君油田的西部围翼剖面图
图2-19 独山子油田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剖面图
(3)生物礁块油气藏:是浅海碳酸岩台地上生物礁中的油气聚集。由于油源丰富,储集物性好,圈闭形成早,常形成储量大、产量高的油气藏,且成群成带分布。
除了上述油气藏类型外,还有一些隐蔽性油气藏,如水合气藏、水动力圈闭油气藏、向斜油气藏等,在此不再详述。
(三)油气田
油气田是指在同一局部构造面积内,受同一构造运动所控制的、上下叠置的若干个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则称为油田;只有气藏,则称为气田;如果既有油藏,又有气藏,则称为油气田。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g/1/1321368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5:02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5:02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5:01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5:01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5:00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4:59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4:50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4:49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4:49职业培训
2025-01-08 11:04:48职业培训
2024-11-27 11:36职业培训
2024-11-29 08:33职业培训
2024-12-10 16:07职业培训
2024-12-17 22:21职业培训
2024-12-22 14:25职业培训
2024-12-15 13:30职业培训
2024-12-18 14:41职业培训
2024-12-11 10:57职业培训
2024-12-05 19:54职业培训
2024-11-29 07:48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