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5 01:59:33 阅读:812

在管理心理学领域,有一种重要理论叫做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由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其著作《工作与激励》中提出。该理论也被称为“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其核心在于理解员工的激励机制。弗鲁姆认为,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必须确保他们明白以下三点:

工作与需求的关联:工作能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满足感。

绩效与期望的连接:员工清楚他们的目标与绩效直接相关。

努力与成功的可能性:他们理解努力工作会提升绩效。

期望理论的数学模型表达为:激励力 = 期望值 × 效价,而其过程模式则是: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绩效—>组织的奖励—>个人的需要。在行为金融学中,期望理论是基础理论,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揭示了投资者的行为往往非理性,比如在损失与收益的决策上表现出非线性效用函数,这导致了诸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谜和期权微笑等市场现象的解释。

然而,期望理论由于缺少关键参数如参考点和价值函数的具体形式,其理论上的局限性在解释市场行为时有所阻碍,这成为期望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扩展资料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g/1/67855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