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胡适以校长身份作中国公学十八级毕业赠言,主旨就是“不要抛弃学问”。其理由一是毕业后可不受功课约束,“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二是“年富力强”;三是“即为吃饭计,学问绝不会辜负人”;四是“吃饭而不求学问”,几年后,“要被后进少年淘汰”。针对有人忧虑研究条件不够,胡适认为,“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至于时间,他更举出达尔文一生多病,却做出绝大成绩的事例。文章最后,胡适告诫诸生:“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平易,诚恳,不作浮泛的空论,胡适这篇赠言,在今日仍富于启示意义:一个人走上社会,倘无“求学问”的态度,研究的决心,不必说有什么大成就,就是自己的工作,也不会干好,也会被后来的青年抛在身后。
1932年,胡适为北大毕业生讲演。考虑到大学生毕业后接触到社会的种种阴暗面,容易陷入“混日子”和“做了恶势力的俘虏”这两种“堕落的危险”,他开出三种药方,一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三是“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胡适认为,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因此,人生中要有一两个问题盘桓脑中,时时钻研破解,人生自然不会堕落,自然会充实而有成就;再者,“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因职业未必就是人们所学的,所喜欢的,所擅长的,所以,一个人发展其正当兴趣乃最好的救济方法,他业余所得的成绩往往比职业所得的还要大。胡适举了英国19世纪的两个哲人为例,一个是密尔,“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一个是斯宾塞,他是测量工程师,“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再其次,做人总得有一点信心,人生艰难,创业不易,然而“功不唐捐”。“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h/1/1053493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25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24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23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23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23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22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14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13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13职业培训
2025-01-01 10:35:12职业培训
2025-01-01 19:58职业培训
2024-12-04 05:12职业培训
2024-12-23 10:46职业培训
2024-12-27 17:41职业培训
2024-12-15 06:00职业培训
2024-12-07 22:50职业培训
2024-11-30 16:31职业培训
2024-12-31 17:20职业培训
2024-12-10 05:14职业培训
2024-12-17 21:59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