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秦时期形成的采风制度,实质上是一项民意采集制度,起源于夏代的“求歌谣之言”,至周代正式建立采风制度,由朝廷组织诗歌采集。其目的在于了解统治集团与下层社会在空间上的分隔,为政需要体察民情。诗歌最适宜表达人们的感情,是反映民情的最好资料,其中包含了社会上层并不知道的“创意”。诗歌语言的委婉性和语义的真挚性使采风制度具备了政治适应性,民间的“创意”得到了尊重,并产生了《诗经》《乐府诗集》这样的文学巨著。
“采风”一词出自隋代王通的《中说》,指的是到民间去采集各种信息。《诗经》的成集,得益于周代的采风制度,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其中有许多优秀富于“创意”的作品。《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通过采风得来的诗篇,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采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夏的建立者大禹是中国最早注意到民间“创意”并给予尊重的人。大禹执政后,以独特的方式了解民情及政弊,通过在门口放置钟鼓铎磬鼗,来广纳群言,了解民间冷暖。因此,夏代有“求歌谣之言”的活动,周代又有诗歌采集制度,商代也应该有相似的制度。采集老百姓创作的反映日常甘苦的诗,可以了解社会底层的呼声。
“采风”的内容和目的并不仅仅是诗歌,作为先秦时期所形成并坚持的采风制度,实际上是一个民意采集制度。采集之“风”的本质是收集民意,目的是了解统治集团与下层社会在空间上的分隔,为政需要体察民情。歌谣是写照民情的最好资料,其中包含了许多社会上层并不知道的底层“创意”。统治者通过采录歌谣来了解民众情绪,给予民间“创意”尊重。
“采风”制度对政治具有空前的适应性,民间的“创意”得到了尊重,作为中国古代官方圣典的《诗经》就是“采风”制度的一个意外硕果。《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着的人民性,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以及对统治者的批评。
《诗经》和“乐府”诗的出现,证明了民间文化中的“创意”是宝贵的。孔子曾说:“礼失而求诸野”,强调了在民间寻找文化、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汉代乐府诗歌不仅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疾苦,而且文体较《诗经》《楚辞》更为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
汉代采风的结果是留下许多“乐府”诗,成为《乐府诗集》的重要部分,反映了民间的婚姻悲剧、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不凡事迹等。这些乐府诗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而且文体较《诗经》《楚辞》更为活泼自由,发展了多种体裁,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采风”制度作为先秦时期形成的民意采集制度,通过收集民间歌谣来了解民情,为政需要体察民情。它不仅产生了《诗经》《乐府诗集》这样的文学巨著,还体现了对民间“创意”的尊重和重视,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h/1/1325270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29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20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19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18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17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16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08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06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05职业培训
2025-01-08 13:42:05职业培训
2025-01-02 16:13职业培训
2024-12-09 01:03职业培训
2024-12-02 03:40职业培训
2025-01-06 01:09职业培训
2024-11-27 01:42职业培训
2024-12-15 05:08职业培训
2024-12-05 14:38职业培训
2025-01-02 12:55职业培训
2024-12-12 12:09职业培训
2024-12-21 17:39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